改制“瘦”身活水来<br/>——定兴县社体制改革促发展

作者:马章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经济新闻》2005年第1707期二版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1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河北省定兴县供销社自2002年以来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以组建为农服务三大网络为主线使企业成功跨越障碍、甩去包袱,并在为“三农”服务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改革要彻底完全
  1952年成立的定兴县供销社,由于系统庞大、经济包袱重、人员臃肿等内在原因,多年来在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难发挥。到2001年定兴县供销社的负债达到5600万元,加上原有的2000多人的职工队伍和500多名离退休人员,供销社几乎不堪重负。面对艰难的局面,定兴县供销社上下一致认为只有推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才能甩掉包袱,实现供销社的发展。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定兴县供销社从三个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用足用活政策,保证改革成本。企业改制是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定兴县供销社在改制过程中,及时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充分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为了让企业留足改革资金,供销社主动与债权人和有关部门协商沟通,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且为供销社争取到了最大的优惠,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留下空间。二是宣传发动充分,取得干群对改制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对每个企业实行改制以前,供销社都充分发动干部职工,组织他们反复认真学习一系列改制文件,使企业改制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让大家理解改制是为了更好的使企业发展。对于职工思想上的阻力和疙瘩,该社充分做好疏通工作,不搞强迫命令和愚民政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三是破产不停产,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改制的目的是要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获得更快发展的动力。定兴县供销社在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破产之后,又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重新组织建立了一批新型的企业,为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里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4年底,定兴县供销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通过改制使供销社解除了3286万元的银行债务,妥善安置职工1334名,解决了供销社离退休人员拖欠工资问题,并使之纳入了当地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改制虽然使企业摆脱了困境,但是供销社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农村经济需求,重新组建起为农服务的网络体系,才能使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定兴县供销社解瑞林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建立日用工业品经营、农副产品购销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三大网络是供销社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改造基层社是下一步供销社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基层社的经营实施普遍陈旧,有些更是破烂不堪,要发挥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里的主导作用,就要增加对基层社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同时利用现代流通业态形式来改造过去传统的网络。定兴县供销社在实践中逐渐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实行开放办社,集中精力对农村的基层门店进行改造,并组建“配送中心”、 “副食超市”和“农资超市”对基层销售网点提供商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支持,使供销社的经营在农村形成网、连成片。
  另外,供销社还在系统骨干商品经营工作上实现了新突破。定兴县供销社经过重新组建的鞭炮公司,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政策专营,2003年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鞭炮库,在抓好储运、储存的同时,坚持按正常渠道与正规厂家联系进货,备足货源,去年的鞭炮销售创历史最好水平,并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供应的新突破,为供销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盐业公司则加大了工作力度,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了专营水平,并加大了私盐稽查力度,使当地消费者吃上放心盐。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