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风采依旧

——陕西省延安市南区合作社

作者:韩志峰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1653期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3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南区合作社是在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12月20日在延安沟门上创办的。1937年3月,刘建章被推选为主任后,不拘守成规,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逐渐树立了合作社的威信。到1939年初,南区合作社扩大到4个分社、9个经营单位的规模,初步形成一个经营生产、消费、运输、信用的综合性合作社。

        1942年春,在抗日根据地最困难时期,南区合作社积极开展了为群众服务的社会事业,比如代交公粮、包运公盐、代交人民的各种负担、优军优抗、代政府发放农贷、征收牲口税、安置难民等。他们把政府、合作社及人民三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成为沟通政府与人民经济的桥梁。

        毛泽东强调:“南区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边区合作社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社式的合作社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1943年1月该社被西北局高干会授予"模范的合作社"称号,社主任刘建章被授予毛泽东题写的"合作社的模范"奖状。随后该社还开办了学校、业余剧团、教育合作社、医院合作社等。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南区合作社的经营开始陷入萎缩,濒临破产的困境。经过公开竞争,王新江成为南区供销社的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南区供销社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功能齐全的、性能优越的供销社。1998年10月,在延安城南繁华的街道上,供销社建起了“延安南区供销大厦”及后院“南区供销商场”、“南区供销商住楼”、“延安南区供销社为农综合服务站”,大厦和市场摊位租赁费每年近百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区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不断探索为农服务新途径。该社在所属乡镇55个村都修建了村级服务站,将农民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等送到站,由站负责到户,开展了“一人联百户、两供一销服务”,建立职工联系户档案,了解掌握农民所需、所求,及时给予解决。由此,南区供销社农用物资销售量年年增长,从1995年的100吨增加到年销售量达到2000吨,销售额由1995年不足60万元,增加到年销售额达680万元。

          同时,该社还借助陕北“再造山川秀美”、“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草)”的历史机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格局,建立“四基两加”基地:优质牧草基地;特种鲜食玉米基地;槐山羊养殖基地;种兔繁育基地;草粉加工厂和陕北小杂粮加工厂。

(责任编辑 刘洁)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