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周声涛在中国棉花协会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08年1月11日

各位常务理事:

  借这次会议的机会,我想着重谈谈关于建立棉花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2007年,国人体会深切之事,就是农副产品普遍涨价。粮食、食用油、猪肉、奶制品价格,涨的涨,升得升。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为此,国家紧急启动多项宏观调控措施,财政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大额补贴。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扶持难以立竿见影。棉花则一枝独秀,虽然紧缺,但市场稳定。这固然有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影响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适时适度,但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稳定发展。近几年,棉花产量稳中有升,继2006年棉花总产创历史新高后,2007年仍将是一个高产年份(预计超过700万吨)。纺织用棉以国产棉供给为主,三分天下有其二。国内可供给量增加,进口自然减少,价格基本稳定。当然,在吃和穿的问题上,向来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与百姓相关度更为密切。

  中国棉花协会成立以来,每年向国务院递交产业政策报告,致力于产业总体利益,当好政府参谋。去年8月,协会以《关于建立棉花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报告》为题,报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代表业内建议,树立忧患意识,采取综合扶持政策,尽快建立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国棉业的国际话语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优势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着力提高品质和单产。这指明了中国棉业今后的长远发展方向。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农业不同于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和资源多种因素制约,若出了问题,回旋的余地小,解决的难度大,不是靠应急政策能够一蹴而就的。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基本没出大的问题,但产业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不可小视。入世以来的几年间,我国棉花面积年均不足8000万亩,最低时6276万亩(2002年),最高时8540万亩(2004年)。从保证粮食安全和粮棉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棉花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比较实际可行。如何提高品质和单产,实现我国棉花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大战略,需要国家采取配套扶持政策,不能完全听任市场调节,更不能等棉花出了大问题才临阵磨枪。

  在谈到棉花产业安全问题时,业内多提及大豆。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大豆也好,棉花也罢,不存在安全问题。只要能从国际市场采购到足够的资源满足国内需要,就是安全的,同时还节省了国内宝贵的耕地资源,甚至享受了外国政府的巨额补贴,何乐而不为呢?我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13亿人口的现实,忽视了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和政治永远是孪生兄弟。大豆问题在中国,已经超乎想象的复杂。最直接的表现是,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下降,得罪了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单产提高有限。长此以往,中国可能不再是大豆主产国。而在1982年,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当一个人口超级大国的食用油主要依赖进口时,你在世界上还能有话语权吗?棉花绝不能重蹈大豆覆辙。实践证明,千万不能得罪农民,不能挫伤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一个产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明确、正确的产业政策。应该明确,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中国棉花协会作为产业代言人,我们提出的产业思想就是,必须具备超前意识,着力发展本国的棉花生产,提高自给率。我国棉纺织业用棉如果能够维持2/3国内、1/3进口的格局,就能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销售的比重,进口棉花占纺织需求的份额,大体相当。这说明,中国生产的棉花,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中国努力提高棉花自给率,不仅是稳定“三农”、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为此,协会向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发展棉花产业的政策建议,包括: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培育棉花优良品种;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实现良种区域化;加快棉花产业化进程,向棉花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倾斜,特别是参加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龙头企业,在信贷、启动资金和辅导棉农经费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国内骨干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建立稳定的利益合作机制;建立棉花种植保险;改善宏观调控方式,促进纺织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建立和完善中国棉花预警系统等等。

  说到建立中国棉花信息预警系统,这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统计层面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关起门来说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却说不清楚国内棉花资源到底有多少,纺织需求有多少,库存到什么程度可能引起价格动荡,这不是件小事情。这不仅对宏观决策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影响到中国棉业在国际间的形象和话语权,进而影响到世界市场的稳定。美国农业部报告称,中国棉花产量和消费量不稳定,意味着中国棉花进口需求可能会突然调整,从而导致世界市场不稳定,对于世界棉花价格来说,也不是利好。

  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召集有关方面研究了多次,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棉花市场放开以后,生产、流通、纺织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相适应的统计系统并未随之建立完善。比如棉花产量,2006年秋季,老天爷帮忙,棉花超乎想象的增产。去年,前期一片叫好,但九月低温阴雨,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但尽管如此,仍将超过700万吨。纱产量和棉花消费量,有些纺织企业向我反映,由于贴牌销售等原因,可能存在重复上报纱产量的问题。争议较大的,还有一个用棉比例问题。由于棉花与化纤价格此消彼长,用棉比例呈现动态变化。关于用棉比例,国家统计局、棉纺协会、农业部农研中心、发改委以及中国棉花协会,运用多种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54%到79%不等。这些问题叠加到一起,由于缺乏客观、准确的基础数据做支撑,影响宏观调控的决策。当然,绝对的平衡是没有的。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棉花供求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情况明,才能决心大啊!

  我认为,解决棉花信息统计问题,应着重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棉花统计体系,要从基础抓起。抓棉花产量质量,应把轧花厂作为重点,从推进质检体制改革入手,把全国轧花厂的底数摸清,建章立制,建档立册。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中国棉花协会正积极探索,发挥业内各方信息资源优势,依托政府部门,依靠行业各方,建立产业信息资源库,搭建适应市场经济的信息整合、分析平台。目前,政府分管棉花的部门,涉及十余个,领导重视,工作人员尽心尽力。但由于政府分管工作涉及面广,职能多,担子重,精力有限。而棉花协会有一批专职工作人员,有条件,有经验,有积极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了一个36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对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政府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棉花协会把信息预警工作做好,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做好宏观调控, 加强市场监管。只要业内优势互补,齐心合力,相信是能够攻克这个难题的。2008年,中国棉花协会计划以“中国棉花”证明性商标为载体,通过规范运作,提升中国棉花质量,同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进质检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切实做好信息基础工作。

  2008年,中国棉花协会将面临换届。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办发[2006]36号文件精神,协会应以创新、改革精神做好2008年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换届工作,请各位常务理事献计献策。
  谢谢大家!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