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情况分析

作者: 来源: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上半年,全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议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回升趋好的态势。
  一、整体经营形势
  (一)综合指标均实现增长
  销售总额由降转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系统销售总额增幅自去年8月份开始下降,11月份、12月份和今年1月份连续三个月出现了负增长,2月份实现止跌回升,当月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34%,3月份增长7.07%,4月份增长0.51%,5月份增长4.04%,6月份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118.06亿元,同比增长9.68%,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且增幅呈逐步提高趋势。
  1-6月累计,全系统销售总额5203.23亿元,同比增长5.14%。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快5.4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价格下降等因素,实际增长幅度还要更大一些。
  购进总额增长保持稳定。1-6月累计,全系统购进总额4315.41亿元,同比增长5.61%,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近23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购进总额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扭转了去年四季度急剧下滑的势头。其中,6月份,全系统实现购进总额906.38亿元,同比增长7.10%,高于上半年的平均增长幅度。
  商品批发市场交易额恢复较快增长。目前,全系统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5694个,经营内容涵盖农副产品、农资、日用百货、再生资源等多个领域,经营方式既有较大型的批发交易,也有相对较小的集贸市场。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是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优势之一,这几年无论市场数量还是交易规模,发展的速度都很快。2008年1-10月份,全系统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近30%的增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交易额迅速下滑,11月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影响2008年全年仅实现10.70%的增长幅度。今年以来,随着商品价格逐步回升,经营业户逐步恢复营业,市场交易额也明显增加。1-6月累计,全系统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额861.74亿元,同比增长48.36%,恢复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主要经营业务有所好转
  消费品零售增幅明显。上半年,全系统消费品零售额1519.25亿元,同比增长22.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6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83个百分点,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7.74个百分点,已连续三年在上半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4.97亿元,增长11.4%;县和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05.27亿元,增长29.48%,农村比城市高18.08个百分点。
  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1%。二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和进一步落实,扩大了消费需求。据广西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反映,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有300多家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进入当地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上半年彩电销售同比增长33%。三是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推进“新网工程”建设,连锁经营、配送中心、超市、便利店、农家店等逐步向农村延伸,改善了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顾客到供销合作社来消费,促进了消费品业务的扩大。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稳定增长。6月份,全系统销售化肥1143.90万吨,连续四个月销售突破千万吨。1-6月累计,全系统销售化肥5155.60万吨,同比增长10.4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9个百分点。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主要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销售农药33.68万吨,同比增长8.72%;销售农膜26.61万吨,同比增长35.51%。
  针对今年国家放开化肥经营和价格,化肥价格下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全系统把确保农资供应作为服务“三农”的工作重点。各地供销合作根据各自情况,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措施,为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发挥了较好作用。一是积极组织货源。上半年,全系统购进化肥5446.43万吨,同比增长9.93%;农药35.42万吨,同比增长17.71%;农膜26.74万吨,同比增长16.01%,确保农业生产对农资的需求。二是严格保证质量。年初,总社会同农业部等9部门召开了200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电话会议,对做好农资打假工作,保障春耕市场供应作出部署。各地供销合作社对农资经营门店和代销点进行自查自纠,严格控制进货、仓储、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安全。同时积极配合工商、质检等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治劣专项整治,净化农资市场,规范经营秩序,严防假冒伪劣农资流入供销合作社渠道。三是大力开展农资诚信经营。做到保质保量,敞开供应,使农民真正买上了放心农资。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坚持送化肥等农资到田间地头、延长营业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种田等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促进农资销售。
  农副产品收购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全系统农副产品购进总额695.49亿元,同比增长31.94%。其中,1月份增长2%,2月份增长44.2%,3月份增长19.86%,4月份增长41.47%,5月份增长54.88%,6月份增长17.61%。分品种看,主要品种同比均为两位数增长,其中,干鲜果品类增长41.47%;畜产品类增长37.06%;干鲜菜类增长28.19%;中药材类增长20.08%;粮食油料类增长18.3%;茶叶类增长15.82%;肉禽蛋类增长13.2%。
  棉花收购是供销合作社主要业务。上半年,全系统棉花收购128.01万吨,同比增长38.39%,其中,1月份下降31.3%,2月份增长1.2倍,3月份增长8.48%,4月份增长47.33%,5月份增长1.02倍,6月份增长76.32%。
  (三)大部分省份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增长
  23个省级供销合作社销售总额实现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一度有55%的省级供销合作社销售总额同比增幅出现下降。今年以来,情况有明显好转,实现增长的省份有所增加。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实现增长的有22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有湖南、河南、河北、内蒙、江西、、陕西、江苏等7个省(区)和新疆兵团;增幅在10%-20%之间的有甘肃、辽宁、湖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云南等8个省(区、市);增幅在10%以下的有安徽等7个省(区、市)。销售总额下降的有8个省(区、市),分别为北京、浙江、天津、上海、广东、黑龙江、青海和宁夏。
  22个省级供销合作社购进总额实现增长。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有8个,增幅在10-20%的有11个,增幅在10%以下的有3个。购进总额下降的有9个,其中降幅较大的仍然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几个省(市)。
  29个省级供销合作社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有12个。全系统只有北京和上海下降。
  (四)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好于全系统
  上半年,基层供销合作社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1-6月累计,基层供销合作社购进总额1180.53亿元,同比增长17.79%,其中,农副产品购进157.68亿元,增长39%。销售总额1326.31亿元,同比增长18.81%,其中,消费品零售增长23.90%,售给农民农资增长10.08%。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额116.63亿元,同比增长52.90%。经营形势好于全系统。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供销合作社经营业务的影响仍在持续
  目前,全系统整体经营虽然出现了积极变化,总体趋势企稳向好,但是,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系统带来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主要业务上表现仍非常明显,经营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一)销售总额同比增幅回落较大。上半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增幅虽出现明显增长,但比去年同期仍回落19.08个百分点,且单月增幅仍有不小波动,尚不稳定。从拉动销售总额增长的几块主要业务来看,目前,仅有消费品和部分农副产品销售增长相对快一点,农业生产资料等多数主营业务仍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对销售总额增长形成较大压力。
  (二)东部地区供销合作社经营形势仍然严峻。1-6月份,东部地区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2919.43亿元,同比下降1.75%,中西部地区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2283.8亿元,同比增长15.49%。在1-6月份销售总额出现下降的8个省级供销社中,东部地区占5个。今年以来各月均为下降的5个省,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供销合作社销售总额要占到全系统的56%多,特别是象浙江、广东等经营大省,它们的经营形势不改观,对全系统影响非常明显。
  (三)部分业务经营依然困难。
  再生资源购销持续下降。上半年,全系统再生资源购进145.08亿元,同比下降60.32%。销售209.12亿元,同比下降52.08%,其中,销售1月份下降57%,2月份下降46.1%,3月份下降49.9%,4月份下降61.8%,5月份下降58.3%,6月份下降58.51%。二季度比一季度降幅扩大3.6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购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突出的行业,主要是回收价格持续走低,加上增值税调整因素影响,虽然目前出现了部分商品价格回升、回收工回流等积极现象,但整体上看全行业仍然没有摆脱萎缩趋势。
  进出口总额降幅较大。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49.85亿元,同比下降40.47%。其中,1月份下降45.2%,2月份下降32.1%,3月份下降35.9%,4月份下降40.9%,5月份下降41.1%,6月份下降44.09%。二季度降幅比一季度扩大4.1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库存上升。6月份国内尿素、磷酸二铵每吨比年初分别下降200元和400元、进口钾肥港口成交价每吨下降约700元。从全系统来看,上半年,全系统化肥销售量同比增长了10.43%,但销售额只增长了3.77%。在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系统化肥库存不断上升。截至6月底,全系统化肥库存同比增长22.47%,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高31个百分点。库存增加,既有利于保障农民“三夏”用肥需要,同时也与化肥价格下跌、终端销售不畅有很大关系。
  三、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供销合作社经营业务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
  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经济出现向好的势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必须看到,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需要我们对形势冷静观察,周密分析,做出科学和准确的判断,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兴利与除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的各项部署,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做好下半年相关工作,努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抓住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有针对性地细化应对之策。
  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美国家需求萎缩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东部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就更为直接和明显。当前,东部发达地区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依然不振,下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若继续下去,势必对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密切跟踪发展情况,研究应对措施,细化应对之策。按照李成玉主任在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议上工作报告的要求,结合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际,抓住时机,迎难而上,在争取政策支持、开拓市场空间、扩大业务范围、加快联合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
  二是加快经营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既要千方百计保增长,更要不失时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把结构调整作为构筑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推进整体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根据系统优势和市场需求,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一些在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特产品,如棉花、茶叶、蜂产品、羊绒等,要通过走综合发展、联合发展的路子,积极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加快经营网络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经营实力,尽快做大作强,不断增强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抓好主营业务,确保主要经营指标稳定增长。
  切实做好“三夏”农资组织供应。详细了解当地农资需求情况,积极组织适销对路农资商品,确保货源充足,品种齐全,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确保农资商品质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商品。建立健全农资商品进货检验制度和质量承诺制度,守法诚信经营,重点加强对加盟店自采货源的监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开展预约订货、送货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方便农民购买。充分发挥庄稼医院、综合服务站、农资专业合作社等基层供应组织的作用。
  认真做好农副产品收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扩大农副产品经营品种和规模,提高收购份额。认真分析市场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当地大宗骨干品种进行认真分析和预测,不失时机的组织购销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在农副产品集散地增设临时网点,同时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农民交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层社、行业协会以及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坚持自营和委托代理相结合,设点收购和走村串户相结合,把触角伸到农户院落、地头,以利于解决农副产品卖难。
  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下半年是传统销售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说。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县乡村现有的流通渠道和综合服务功能优势,引导农民扩大消费力度,利用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认真积极落实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项政策,努力扩大家电产品消费。在积极搞好食品、衣着、日用品等传统商品营销的同时,积极开拓家电、医药、汽车、建材、通讯器材等经营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在完善服务体系、搞好售后服务上下功夫,以优良的服务来扩大消费。
  积极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针对当前再生资源需求减少和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创新收废方式,采取直营、加盟、业务联合等多种形式,不断做大规模。积极开展电话预约、网上收废等各种便民、利民服务方式,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改进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扩大业务经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度过难关。
  四是进一步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测。
  当前,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化危为机,变挑战为机遇,密切跟踪和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尤为重要。要加强信息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和预测,为指导经营业务提供决策依据。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