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儿上铭刻的那些峥嵘岁月

作者:本报记者 陈英华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背篓

  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要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品都要去供销合作社,在天津市蓟县下营镇也是如此,通过供销合作社在村里设立的代销点,实现着为农服务宗旨。其中,代销员肩负着日常货物的供给,即使是偏远的山区,他们也不放弃,肩负背篓,翻山越岭,运送物资。

  年已花甲的刘明曾是天津市蓟县下营供销合作社副主任,近30年的供销合作社经历使他对这份事业深有感情,一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他早早来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等候着我们的到来,迫不及待地要讲述曾经的背篓往事。

  在刘明的记忆中,最难忘的应该是他最后一次肩负篓筐,到深山中为那只有8户人家的北井峪村送年货。

  北井峪村位于蓟县下营镇的深山之中,村子与外界唯一的交通就是用脚印铺出来的山间窄道,任何交通工具到了山下都只能望而兴叹。

  1990年,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清晨,刘明他们将提前准备好的物资装进背篓,开始向深山中的北井峪走去。由于山路崎岖、险峻,加之几十斤重的年货压在肩上,翻山越岭并不是件易事,最起码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由于单次用背篓运送量很有限,我们就往返数次,如果他们需要个针头线脑啥的,下次上山我们一定带到,直到那8户人家备齐年货。”刘明说道。

  房屋

  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下营镇供销合作社房屋,如今仍然行使着它的职能。房屋是典型的砖木结构,门窗上的红漆虽然有些脱落,但仍显鲜艳。虽然与现代房屋相比,供销合作社的房屋现在看上去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但在当时,这种房屋可是最气派的建筑。那时候,下营镇的大部分房屋是用山石修建的,像供销合作社这种用砖木结构建造的房屋是很稀罕的。该社现任主任段国宁说:“1981年以后这里才开始使用砖木修建房屋,砖的产量少,价格自然很高,一般单位是没钱建造的,其它单位的职工都认为建这样的房屋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这一排砖木结构的房屋和附近已经褪了色的“禁止烟火”提示牌,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那个年代此地繁华的场面。

  开水瓶

  1984年左右,供销合作社购置了一批开水瓶,每个办公室都换上了崭新的铁网壁开水瓶,虽然现在看来样式老了些,用段国宁的话讲“挺好使的,保温功能不比现在的差”。

  图上这两个开水瓶是一位老副主任用过的。1990年,段国宁接替老副主任的职务后,老副主任把开水瓶留给了段国宁使用。而瓶壁上的数字标记是老副主任为了与其它暖水瓶相区分而特别标注的,因为那时候的开水瓶都是一样的,很容易拿混。

  雨衣

  得知记者要找老物件儿,段国宁便从橱柜中将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拿了出来。又厚又大的雨衣在他看来,既能遮风挡雨,又可保暖。

  上世纪80年代,为了防洪,各机关单位行政人员都会配备雨衣。当时还在会计股工作的段国宁没想到自己也有了身堪称奢侈品的军绿色雨衣,这身雨衣当时的市场价为21元。

  一次,段国宁无意中发现雨衣下部被划破了,十分心疼,于是买来胶布自己给补上了。这件雨衣已经陪伴段国宁20多年了,段国宁说他真的不舍得丢弃。

  沙发

  1993年,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几分讲究,哪个单位如果能有一套沙发那是很气派的事情。而供销合作社里经常会有客户来谈生意,于是,这令别的单位羡慕的物件儿就被顺理成章地添置上了。

  虽然现在沙发的年头已经有些长了,显得有些陈旧,但质量却相当过硬,不仅从没修过,还用到了现在。

  笔筒

  上图中的笔筒是一位供销合作社老主任用过的,后来又经过几届主任之手,最终到了刘明主任这里,才算完成它的使用,光荣“退休”。这个竹制笔筒如今已经磨成了棕色,但表面所雕刻的图案仍清晰可见。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