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当代茶馆活词典张京:细数成都茶馆变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找到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副会长张京,是在大慈寺禅茶堂的数十茶客之中。快人快语的张会长接受采访时,是典型成都茶客摆龙门阵式的热情和滔滔不绝,整个成都茶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似乎都装在她的心里。

  “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成都”,张京开门见山聊起了成都茶馆,字里行间,是对成都茶馆的热爱与自豪。“自改革开放后,成都茶馆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变革。”

  “上世纪70年代末,尽管公私合营让成都茶馆的数量明显减少,但茶馆中的茶客始终没有压缩,成都茶馆的真正恢复期,始于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更多的传统老茶馆开始开门迎客,茶馆数量恢复到600余家。”茶馆的空间格局延续了传统茶馆的“当街铺”、“巷中寺”、“河畔棚”、“树间地”。茶馆内,最具代表性的摆设是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碗、紫铜壶和老虎灶。彼时茶馆中的堂倌都是掺茶“茶博士”,个个身怀绝技。而提供的茶水是整齐划一的花茶。如今在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社,基本保持了当时茶馆的风貌。

  具有商务功能的都市茶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圣淘沙”、“耕读园”、“绿茗”等一批茶馆在成都相继开业。1996年,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在成都成立,此时,成都现代化的茶馆已接近百家。与传统茶馆不同,这些茶馆登堂入室,不再延续传统茶馆的敞开式风格,改铺舍为茶楼,室内装饰一改传统茶馆的简朴而走豪华路线,陈设多具西式风格,除了法式藤椅外,许多茶馆还摆上了钢琴。茶馆所提供的茶水也不仅仅局限于花茶。

  作为协会创始人之一,张京将游学美国、日本尤其是在中国台湾时所见的茶艺带回了成都,成立了当时四川第一支茶艺队。“当时从旅游学校找来在校的学生,我将自己所见所学的茶艺整理后教授给他们。茶艺队很受欢迎,各大茶馆和大型活动经常来请茶艺队演出,当时每天都要演一两场,协会的大部分经费都是由演出来支撑的”。然而,“好景不长,此后三两年的时间,麻将席卷了几乎所有的成都茶馆,茶艺在茶馆中沉寂了”。

  20世纪末,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外来资本的引入和宾馆酒楼的兴起,成都茶馆发展开始趋于多元化。除了棋牌、足浴、桑拿等与茶馆文化不相符合的经营项目被引入茶馆外,一些适于茶馆经营的主题文化如盐道文化、藏文化、集邮等也走进茶馆。用张京的话说,“痛定思痛”,2001年,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开始策划以茶艺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茶艺比赛和茶馆评选,挖掘和推广茶文化,指导茶馆发展。在2001年的四川名茶馆评选调查中,记录在册的成都茶馆已近3000家。顺兴老茶馆等一批茶馆入选十大名茶馆。2年一次的茶馆评选和茶艺比赛不仅为茶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也扶持起一批川茶品牌。张京举例说,现在许多茶馆经营者都是当年参加比赛的选手,“榜上有名”的经理周晓芳曾在大赛上夺魁,并在协会的介绍下,出访多个国家进行茶艺表演。而享誉海外的竹叶青,藏在深闺之时也曾借助冠名赛事而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

  如今,在公园、寺庙中的露天茶馆依旧延续传统茶馆的经营方式,如文殊院的“禅茶一味”、大慈寺内的“禅茶堂”、文化公园的“碧萝园”、“凤林苑”。而现代化的茶馆有的已开始连锁经营,如“仙跡缘”已有6家连锁店,余庆会馆等商务会馆也在成都站住了脚。张京颇有几分自豪地介绍说,现在,茶艺队的学生在社区开的清茶馆,没有麻将棋牌没有政府关系也经营得很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