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和谐·合作

作者:王勇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和县供销社乌江轧花厂,该厂由宋美龄创办,解放后归和县供销社所有,一直保存完好。

  项羽在这里“不肯过江东”,李白在这里吟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刘禹锡贬谪这里居于“陋室”,这里就是和县。关于县名的来历,据称是公元555年,北齐遣返南方梁朝贞阳侯萧渊明归国,与梁朝代表在这里协和,这里从此更名为和州,就是今天的和县。

  和这座小城悠久的历史相比,和县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显然要短得多,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成立的和县供销合作社,却也同样有着和县乃至全中国的荣耀:中国首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就曾是和县供销合作社的一名基层员工。(编者注:许海峰相关报道见本期A1版)

  和县供销合作社就在以供销合作社购物中心命名的公交车站旁,处在县城最显眼的位置,是县城里最上档次的购物场所之一,也是县直单位中最和谐的单位之一。然而,10年前的情况与此却是大相径庭。

  县社主任骆奉根说,只有发展才能和谐,不发展就没有和谐。10年前的县社就像医院,上午看“门诊”,下午看“急诊”,晚上要“会诊”。“门诊”就是接待源源不断的上访,解释各种政策,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急诊”是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会诊”则是县社领导班子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坐在一起,就各类问题研讨解决方案。他所说的正是县社改革改制时的情景。

  那时候,由于人员多、历史包袱重、经营体制不畅,县社系统和县内其他国有、集体工商业企业一样严重亏损,几近破产倒闭。面对同样的情况,一些企业为甩掉包袱,变卖资产、人员解散,而供销合作社却选择了将县社变“医院”的改革改制之路。为此,当时还受到县里相关领导的点名批评。

  县社变“医院”的原因,就是触动了全系统几乎所有人的利益,不仅给县社领导带来了压力,也给县里的领导带来了压力。因为改制的关键一步就是身份置换,全县系统1876人需要全部与企业解除原有劳动关系,用新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制来运作原有企业,盘活资产。

  县社一次性用于职工身份置换资金达2500万元,除变现资产筹集来1725万元外,其余都是银行贷款。即便包袱如此沉重,学会计出身的骆奉根和他的团队对县社的未来却仍然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知道,供销合作社的阵地还在,只要能将原有资产盘活,供销合作社的未来没有理由不光明。于是,他们开始对改制后的剩余资产和优势业务进行重组,从2004年到2007年,先后组建了9个有限责任公司、1个资产管理中心和1个拍卖分公司。新组建的公司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全部实行股份制,改变了社有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的状况,在稳定社有资产控制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资产的营利能力。2006年,和县供销合作社成为总社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县社”。

  到2008年底,和县供销合作社不仅成功化解完1058万元债务;还筹措近900万元为全县系统910名离退休人员解决了终身医疗保险问题,实现离退休人员医保全覆盖;投入300万元,对社有企业欠缴的职工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全部补缴到位。2008年,全县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3亿元,同比增长11.1%。

  不仅如此,2006年,该县供销合作社还成立了全省唯一的由县级社牵头的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在骆奉根看来,合作经济的概念要远远超出供销合作,和县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经济领域正在逐步向着信用合作、生产合作、资金合作、消费合作的大合作方向发展。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