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号文件”看中央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轨迹和未来走向

作者:贾丽君 整理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1982年:肯定“双包”
  这是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一角。“一号文件”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这场发轫于农村的改革,迅速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

  1983年: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可以搞,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是不可以搞,同时强调,联产承包不一定都包到户,有的愿意包到组,有的愿意实行专业承包都可以,可以百花齐放。

  1984年: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1984年的“一号文件”,中央开始规范家庭承包的政策,明确提出承包到户的家庭承包期可以延长到15年。农村改革最基本的内容是确立家庭承包,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国家对生产对经营者应当进行从过去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的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1985年:取消统购派购
  1985年国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将粮食和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订购,放开了农副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1986年:培育农村市场
  1986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流通体制。从这一年农村改革进入第二步:培育市场机制。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这个“一号文件”公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多予、少取、放活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几年中,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要继续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2008年:城乡一体发展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9 抓住机遇度过危机
  2009年2月1日,《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必须充分估计困难,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社会安定。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