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在农民眼中依然那么亲切

作者:高瑞霞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父亲出生在50年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农民。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正是供销社的繁华时期。那时候吃饭要有粮票,买油要有油票,穿衣要有布票。这些票据比钱更有用,因为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等父亲稍大一些,大部分东西已经不需要票据就能够购买了。除了一些新出来的货品,比如那时的条绒和红糖供应比较稀缺,这两样东西还是要靠“票”。在农村,那时的供销社被称为“合作社”。小到一块糖,大到一袋化肥,都要到合作社购买。用父亲的话来说:“没有供销社就不能生活,称盐打醋都得去供销社。”

  合作社在当时也算是个“牛”单位,但是就是这个“牛”单位,也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村里人讲究坐月子喝红糖,那时的红糖购买还要凭“票”。合作社在这个事情上却宽松的很,只要有村委会的证明,坐月子的人就能用钱在合作社买到凭“票”才能买到的红糖。

  合作社不仅卖日常用品,还收购鸡蛋、药材、猪等这些农民们亲自种亲自养的东西,这些东西论斤挣钱,合作社的收购让农民们手中有了零花钱,可以买一些日常用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私人经营的商店在农村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小商店的商品品种比较少,都是些“小零碎”。父亲还是喜欢去“合作社”,合作社的东西不仅多,而且“真”。

  现在农村的合作社已经改名为“服务中心”或者“超市”了。但是,一说起买东西,父辈们还是会说上合作社买,那个时代的记忆对他们来说太深刻了。

  品种多、质量有保障是父亲对合作社的评价。现在,供销社通过“新网工程”,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走入了农村,走入了农民们的生活。而品种齐全,质量放心,价格公道依然是它不变的优点。

  如今,我们一家已经离开农村来到北京居住,和供销社的接触也越来越少。今年春节回到农村老家,我和老乡聊天,才发现,原来貌似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供销社在农民眼中依然那么亲切。

  老乡的墙上贴得年画都是供销社“新网工程”的宣传画,上面写着买农资、买生产资料等的联系电话。说起我的工作,老乡很激动地说:“供销社我知道啊,我们今年买的种子、化肥都是在供销社的农资店里买的,不仅便宜,质量还有保证。”

  有了供销社的“新网工程”,农民过年不再囤积年货了。以前过年,农村的人都会坐上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去趟县城,就是为了置办年货。现在,供销社把综合服务中心建到了村里,办起了农家超市,卖的东西质量好,还便宜。农民们可以随时吃随时买,既健康又卫生。

  一桩桩、一件件在农民身边发生的新变化,反映了供销社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的辛勤探索和不懈努力。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