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的商店哪一天不开门了,就有乡亲们坐在门口等着开门买东西”

访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平村78岁老人李忠梁

作者:张晓远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记得那是1954年的夏忙季节,是农家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一家四口人一起上阵,能干活的劳力都投身到田间忙碌着。前一天麦子收割好了,第二天就需要立刻把玉米和豆子的种子播下去。那个时候的田间作业,没有一点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借助,都是靠简单的犁地工具一点一点地人工松土播种。

  当时我们住在山里面,买东西不方便,即使是要买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都要步行到40多里地以外的镇上。

  凑巧那一年麦收时候,我家的犁铧坏掉了,一两天都没办法犁地。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大事情,错过最佳的播种时期,万一天气稍有不好,下半年的收成肯定会受影响。没办法,我抽空跑到最近的村子里打听卖犁铧的地方。当时心里特着急,如果犁铧在这个村子没法买到,就还要多走一天的路程到镇上去,播种时间肯定就耽搁了。

  我到村子的时候,农民都热闹得围成一团,我身后一个农民边跑边喊:“快来看啊,供销社的人来送货了!”

  我一听,也来了精神,于是跟着人群凑过去。只见三个差不多和我同岁的小伙,挑着扁担笑嘻嘻地给大家看杂活。我就问他们:“有犁铧吗?”。其中一个小伙儿应声回复:“刚好备了四个。”我就像见了救星一样奔上去,换了就走,赶快忙活播种去了。

  在当时,供销社如何解农户的燃眉之急,就是这么直观,确实是活生生地站在你身边,给你帮大忙。

  此后,我便经常到村里去买货。渐渐地,和供销社送货的年轻人们也熟悉了起来。卖货的那个小伙儿就是卢氏县供销社的冯平治,他是1951年6月进入供销社工作,和另外两个年轻人在卢氏县官道口镇开了县供销社第一家杂货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从县城里备好布匹、油盐、煤油等各类杂货,然后每天挑着这些沉甸甸的东西一村一店地走,挨家挨户地送。这些年轻人,就凭着一股子体力和激情,踏上了扁担送货这条痛并快乐的道路。

  冯平治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当年还不到20岁,总是穿得破破烂烂,有时候脚上蹬一双自制的草鞋,有时候就直接打赤脚挑着扁担走上几十里地。

  但这个小伙子热情、乐观,总是大大咧咧笑着,给人憨厚亲切的感觉。每次一进村,乡亲们都会拿出自家的饭菜、酒水招待他们,他们也常常弄来一些稀罕物件带给大家惊喜。

  扁担来来往往,人情越来越深。当时,冯平治跟乡亲们的感情非常好,家里没有钱的乡亲们换了火柴、药材等物件,就把自家的鸡蛋、山货拿出来让冯平治捎走。冯平治自己也说,来的时候背的担子有80斤,走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120斤。

  和村民打成一片后,冯平治还告诉乡亲们,只要掏出来两块钱就可以入股供销社并成为社员,买东西更划算了。食盐的市场价是一毛七,会员价只有一毛五,火柴的市场价是两毛四,会员价只有两毛,很多乡亲们都愿意入股,入股能买便宜货,而且自家的猪、牛、羊、鸡蛋还可以卖给供销社,供销社再把这些农产品组织起来,统一弄到城里换购其他物资。

  有一年春节,冯平治带着几个供销社的人开了三辆大卡车,从附近几个村里收走了100头牛供应灵宝市春节的牛肉市场。每到春节,城市对鸡蛋、牛、羊、猪等农产品的需求非常大,供销社就来收购这些产品送到城市的供销社办事处,咱农村的山货卖得俏了,也就更开心过年了。

  在五六十年代,没有电台更没有电视机,供销社是乡亲们了解村外世界的唯一信息来源。我们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尤其对城里的生活好奇,稍微见识了些新鲜玩意就会拉住冯平治问东问西。他倒也不烦,变着法地给我们讲解。此外,冯平治还会把各个村里的集市信息捎带给大家。在农村,这就是你们报纸的头版头条,绝对属于重大信息,要知道,赶集是让农民最兴奋和开心的事情。

  说实话,回忆起五六十年代的供销社,农民的心里总是暖洋洋的。当时谁家里没有煤油点灯了,第二天供销社的扁担就给你挑下来了;谁家里没有炒菜的食盐了,供销社送货的人一来,保证让你当天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供销社的商店哪一天不开门了,就有乡亲们坐在门口等着开门买东西。

  就算是今天,我还能清晰得记起冯平治他们每次挑着扁担离开村子时的背影,沉甸甸的扁担晃晃悠悠吱吱呀呀,乡亲们站在村头挥着手,又在盼望着他们下一次的到来。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