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钱袋子鼓了 供销社服务跟上了

作者:李晓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提起“供销社”这个字眼,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农民吴旭辉体会很深:“以前那会儿,县里和公社里都有供销社,大一点的村庄还有代销点,大到农机农资,小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都得去供销社买,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要和供销社打交道。吴旭辉是地道的中原农民,今年50多岁,现在在乡里开了一家小型的农资超市。他笑着说,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跟供销社打上一辈子的交道。”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体制的改革,供销社的职能已经由过去的单一供给制,逐步向扩大经营服务范围,综合发展的转型了。这几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一直围绕县域整合资源,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建立农村日用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和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在农村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这几年太康县的吴旭辉所在的县供销社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就在前年吴旭辉也加入合作社,成为了合作社的会员。吴旭辉的农资超市,这两年办的红火,年收入也突破了4万元。他说,前些年还南下广州在一个玩具厂打过工,虽然挣的也不少,但是太辛苦,而且常加班。再从在乡里办了这个农资超市,由县供销社统一配送农资商品,还为他们这些加入合作社的会员们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和资金上的优惠。生活比以前好了,收入增加了,功劳不但得归功于供销社的服务和支持,更得归功于国家好政策的支持。

  太康县农民吴旭辉正是借全省供销社改制的东风,在县供销社的具体帮助下,在乡里成立了小型的农资超市,由供销社统一配送商品,这样不但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危害农业生产、损害农民利益现象,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力保障。再加上供销社在农村组织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对社员实行优惠,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太康县大蒜栽培历史悠久,大蒜的收入约占当地农民收入的30%。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市场意识淡薄,在种植和经销方面各自为政,再加上品种改良较慢,产销手段落后,使这一传统的名牌产品形不成气候。吴旭辉对记者说,2010年的打算加入大蒜专业合作社,在供销社的组织和帮助下,搞些大蒜的销售。

  针对这些问题,该县供销社经过认真考察分析和市场研究,决定将分散生产的大蒜农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合作社,帮助县乡农民科学搞生产,联手闯市场。截至目前,该乡已有近1500户大蒜农踊跃加入了大蒜专业合作社。同时,该合作社还聘请了两名技术员,专为大蒜治病。该合作社销售服务组的4个人还四处考察市场,捕捉信息,联系客户。这些年来,县的大蒜不仅在国内各市场畅销,还远销国外市场,在为农民增收的同时,县供销社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太康县农民吴旭辉的致富,证明了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路子广了,服务人民的范围深入了,综合发展的步伐加快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