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在供销社买化肥,图的就是个放心”

作者:臧红菊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咱镇上的供销社啊,就在市场门口那块儿,靠大道边儿!”在吉林省抚松县兴参镇兴华村,一位老农民告诉记者。

  镇上市场门口的南侧,一扇墨绿色的木板门上高挂着一块铜色牌匾。匾上,是“兴参镇供销社”几个大字。正值春节假期,木板门上落着一把旧锁。大红的灯笼、撒着金粉的春联、墨绿色的大门,相互映衬之下,已是略显陈旧的牌匾上也透着几分喜庆。

  “很久了”。问及镇上供销社的历史,无论是镇里的老人,还是年轻人,大都会这样说。在他们的记忆中,耳熟能详的是供销社所发生的变化:员工由曾经的十几人,精简到了现在的3个人;在规模上,最初是个大商店,后来改卖种子和化肥,而现如今,镇上的供销社只卖化肥。

  “买得放心!”

  “史丹利”、“撒可富”、“美二铵”,常年在供销社买化肥的老农民们都知道,这是兴参镇供销社常年进购的化肥品牌。虽然种类虽然不多,但却都属于国家免检产品。

  “追求质量和信誉”是兴参镇供销社的经营宗旨,而那些常年在供销社买化肥的老客户们,图的也正是这一点。

  五十多岁的陈淮岁是供销社的老客户了,家中种着几十亩,每年都要到供销社搬运化肥。除了自家的,陈淮岁还会帮着种地的女婿家一同从供销社购置化肥。两家种地用的化肥,大概也就二三十袋,去买时开上自家的那个大三轮车,刚好装满一车。

  在陈淮岁看来,虽然供销社卖的化肥种类不多,也没有花花绿绿的包装和层出不穷的新品牌,但多年的老牌子却让他用起来更放心。

  “在供销社买化肥,图的就是个‘放心’!”年纪相仿的王元泉也是这样的想法。曾经,王元泉的儿子多次建议他去市场里或个体户家中买几袋子化肥,试一试新品牌,据说效果也不错,但王元泉不同意,因为如果万一出啥差错,耽误的可是几十亩地的收成。

  差了点儿“市场化”

  然而,当“市场化”日渐成为这座小镇经济发展的特点时,供销社的客户开始出现分流。

  “俺家现在买化肥都是从个人家那买。” 三十刚出头儿的赵广芬是兴参镇兴华村的一位村民,谈起自家的化肥购买渠道,她坦言自己现在认准的是镇上个人家出售的化肥。

  在前几年,赵广芬也算得上是兴参镇供销社的“忠实客户”。但是,从2009年起,她已由供销社的老客户,变成了化肥私营业主的新客户。

  因为,除了质量上的比较外,化肥私营业主的售货与服务方式,是让赵广芬的选择发生转变的关键所在。比如,卖化肥的个体户们会在马路边上张贴广告,会主动到各家“推销”自己的产品,同时,也会提供适当的售后技术指导,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像大城市里那样,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

  其实,卖化肥的个体户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常见的经营方式。

  “镇供销社卖化肥,也应该学着‘市场化’一点儿”,对供销社销售的产品已是所知甚少的赵广芬认为,在原有的“诚信为本、质量为上”的基础上,镇供销社也应当像个体经销者一样,把经营方式多元化,比如做些广告、送货上门之类。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