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不同的记忆 相同的期待

——两代茶农眼中的供销社

作者:张帆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老叶,是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渡船头村人,茶农出身,曾任寿宁县斜滩茶厂厂长。他关于供销社的记忆,还定格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那时的供销社掌握农资发放大权,攥着茶农的命脉!”在茶叶流通放开以前,作为闽东偏僻农村里年产量百余吨的茶叶加工厂管理人,老叶没为茶叶销售发过愁,加工后的成品茶直接卖给当地的茶叶站。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和供销社申请农资的沟通上,“那时从农民手中收购了茶叶,要按量发放复合肥。我当过茶农,家里人也都种茶叶,对化肥的精贵体会深刻。尽管供销社给了不少支持,可哪家都希望多批到一点化肥,满足所有茶农的需要谈何容易。除了家里,供销社恐怕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
     
  而在“80后”小叶的记忆中,与供销社有关的都是童年里的甜蜜和美好。“出了家门,经过一座桥,跑上几百米就能到镇政府旁边的供销社。那里有漂亮的售货员阿姨,有好吃的糖果,香香的包子。”揣着口袋里的一角零用钱跑去供销社,小小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
     
  茶叶统购统销时代的结束,逼着老叶走出村子,闯荡上海,为乡亲们的茶叶谋出路。上世纪90年代初,老叶在上海干起了自己的茶叶批发市场。闻着茶香长大的小叶,也走出农村,开始了求学之路。如今,叶家父子两代人掌管着上海、重庆多家茶城,已是茶叶行业里的知名人士。尽管父子两代人关于供销社昨天的记忆并不相同,却都对供销社的明天充满期待。
     
  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老叶”叶石生干了大半辈子茶业。从2007年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到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位“老茶叶”对供销社的持续关注让他更看好供销社的发展,他的期待是茶行业可以从中获益。“现在茶业整条产业链,最不稳定的在源头,一是茶园管理,二是采茶用工。我们这代人信任供销社,我相信搞茶叶合作社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龙头企业与地方茶叶协会、茶农和劳务公司联合组成合作社,农资统一采购、农药统一使用,从源头控制保证茶叶卫生安全,更可以保证工人的稳定,不仅如此,合作社统一价格可以避免小户间互相压价造成恶性竞争,还可以通过返利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小叶”叶应春是上海大宁国际茶城的总经理,2008年接管茶城后,他组织建立了茶城的宣传网站,并希望开发以实体茶城为背景的电子商务平台,两年来,这一设想始终因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无法真正实现,归根结底差在“信任”上。茶城里,“天方”、“竹叶青”许多大企业采取与产区合作社联合的方式,有效缩短了毛茶的收购时间,同时也保证了茶叶质量。这不仅启发了小叶,也树立了他对这种组织形式的信心。“按现有的茶叶合作社组建方式:自产自销小农户组成合作社、公司+农户+流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叶合作联社,如果可以按组织特征分门别类,建立合作社背景的茶叶网上电子商城,一定可以抓住高年龄段的消费者,迎合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依靠合作社的信誉度和目前国家对供销社的利好政策,把我的茶叶电子商务理想变为现实。”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