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版】扶持生产当“娘家”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述评·合作篇

作者:杜海涛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全国供销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通过专业合作社使农户与龙头企业对接,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农民干起活来“底气足、干劲大”。供销合作社被生动地称为社员的“娘家”。

  “小蚕茧”做出“大事业”

  “供销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帮我们组建专业合作社,指导我们发展生产,规范市场,组织销售。有龙头企业做靠山,生产、销售全不愁!”安徽广德县花鼓专业合作社的养蚕大户老王说,他家有桑园4亩,每年收入两万多元。

  茧丝绸是广德县传统产业。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粗放、管理体制不顺,整个产业发展迟滞。2002年,广德县供销社组建龙腾茧丝绸有限公司。依托龙腾茧公司,建成月湾、誓节、花鼓等7家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00余户,带动近万户。在专业合作社带动下,2007年以来,全县新增桑园1万余亩。“小”蚕茧做出了“大”事业。2008年,该县丝绸加工企业发展到48家,实现产值6亿元,出口4.5亿元,纺织品产量占全省50%以上。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介绍,作为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级经济实体,供销合作社在棉花、桑蚕、林果、食用菌等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依托经营优势,大力发展本级经济,组织农户开展特色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2009年,全系统共发展各类龙头企业2695家,带动农户1383.8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29.47亿元。建立各类商品基地13081个,联结农户697万户,实现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加130亿元。

  为拓宽筹资渠道,壮大企业实力,龙头企业还采取中外合作合资、发展商品基地等多种形式,不断做大做强。河南周口市供销社从新加坡引入资金近2亿元,合作创办了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日加工大豆能力达2000吨,年产值50亿元。以益海为龙头,周口市大豆种植面积扩至200万亩,总产量达30多万吨,仅此一项,农民年均增收5000多万元。

  “小担保”破解“大难题”

  “如果没有亿嘉公司的资金调剂,这蒜薹只能收上来一半,社员的损失可就大了。”年前,看着刚装进恒温仓库里满满的2500吨蒜薹,山东临沂河东区郑旺镇大蒜合作社理事长林廷宣长舒一口气。

  郑旺镇大蒜种植面积1万多亩,去年蒜薹喜获丰收,但让林廷宣发愁的是,合作社本来是按每斤1.4元准备的收购资金,但蒜薹上市后,市场价达每斤2.4元。蒜薹收购期非常集中,资金缺口超过1200万元,短时间怎么筹集呢?

  困难时刻,河东区供销合作社亿嘉信贷担保公司伸出了援手。郑旺镇大蒜合作社以蒜薹作抵押,很快拿到1000万元资金,化解了燃眉之急。

  亿嘉担保公司是由临沂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发起,联合全市县以上供销社、部分专业合作社等入股共同成立的,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除以自有资金提供信用担保投资服务,还吸纳入股专业合作社富余互助资金,在成员之间进行资金调剂使用。

  林廷宣认为,近年我国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发展迅速。由于数量多、实力弱,贷款难成为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社会上却有大量闲散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成立金融担保公司,通过入股、联合等方式,把民间资金组织起来,在中小企业之间实行资金互助,就能起到资金“调节器”、“蓄水池”作用,是破解中小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难”的有效举措。

  近两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共成立农信担保公司38家,注册资本金4.5亿元,为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担保业务5213笔,担保额约18.3亿元。

  农业专家认为,农信担保破除了农民信贷的风险屏障,疏通了银行信贷渠道,引导着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回流。担保公司的成立也在推动政府扶农机制的完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