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总动员 抗击西南大旱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金融引水  润泽一方民生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抗旱救灾工作纪实


  被旱魔侵蚀的云南,七八个月滴雨未下,旱情属百年一遇。

  塘坝干涸,土地龟裂。车行处,尘土飞扬,干燥的空气中掺杂着烦躁。农田里,本应收割的油菜秧苗依旧在田里立着,干枯得像被火舌舔舐过。没有水,水稻田只能被闲置着,那些被翻过的部分,远远看去,像一块块被撕裂的鱼鳞。

  “抗大旱、保民生”,一场信合人与百姓共抗旱、共救灾的攻坚战,在这片红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坚决打好抗旱救灾这场硬仗。”3月19-20日,这是温总理到云南考察后作出的指示,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更是责任。

  其实早在去年底,云南省农信社的抗旱攻坚战就已打响。在春节后的基层调研以及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10年工作会议上,云南省联社理事长梁希勇、主任任树云一再强调,“要加强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

  据悉,自2009年10月起,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60余万户农户发放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贷款73.3亿元,支持灾区购买水泵96354台(套)、挖水窖61497口、打机钻井24307口、挖引水渠232.5万米、购置运水车辆12556辆,并购买了大批塑管、化肥、地膜、籽种、油料等抗旱救灾物资。办理受灾农户展期贷款18587户,金额35751.23万元,缓收利息14721户,缓收金额4384.14万元。办理抗旱救灾资金划拨及各类财政补贴资金发放6482.95万元。为支持旱区受灾民众,云南省农信社先后两次为灾区捐款,累计金额达410.32万元。

  “对因灾造成的到期贷款和逾期贷款,要简化手续,及时给予办理展期和转贷手续;对不能归还的贷款利息,不催收,不加收罚息;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抗旱救灾资金及时汇划。”大灾当前,这是云南省农信社为受灾农户伸出的援助之手。

  “贷六千,建水池。”在贴有“抗旱救灾信贷支农专用窗口”字样的柜台前,张小冯将手里紧攥着的身份证、信用贷款证和贷款申请,一并递了进去。

  活水乡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一个偏远山区乡镇,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曲靖市,活水乡也难逃一劫,在这里,“绝收”这两个字是让农民最无奈、但却又是最常提及的字眼。

  “如果真的还不上,那就办展期吧。”问及按期还贷的问题,张小冯挠了挠头,一脸的惆怅和无奈。去年,他已经在农信社贷了9000元,虽然目前几近绝收的农田已经让他无法确定能否按时还贷,但他的确急需资金建个蓄水池,而在活水村,信用社是唯一可以贷到款的地方。

  在活水乡农信社“抗旱救灾信贷支农专用窗口”前,像张小冯一样,为建蓄水池前来贷款的农户,络绎不绝。

  然而,在此次大旱中,急需农信社伸出信贷援助之手的,除了以田间耕作为生的农民,还有那些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民营企业。

  王建全是云南较大的油脂生产企业——云南真味油脂有限公司的老板。用他的话说,没有农信社的扶持,就没有他今天的发展。生意越做越大的王建全已经和农信社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他的信用等级一直是“优”。在他拟定的企业发展年度规划书中,“确保借款到期归还”这几个字,是他列于年度计划书中的一项。

  “加工油菜籽5000吨,油枯10000吨,玉米胚芽10000吨。全年计划实现收入8500万元,销售成本6880万元。”在年初制定的“公司2010年经营目标”中,王建全这样写道。然而,大旱打乱了他所有计划。

  由于公司所在地区旱情严重,周边的罗平、师宗县等几个油菜籽主产区大面积减产,这使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到外地收购原材料。原材料购置市场的调整,造成了他一时的资金短缺。

  农信社抗旱救灾的惠农政策,让他的难题迎刃而解。经调查后,农信社不仅为他的原有贷款办理了展期,而且,还为他追加了800万元的贷款。

  “贷款一定会还的。”望着闲置了一大半的原材料储备仓库,王建全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要实现预期的销售计划太难了,但计划书中按期还贷的条款,他知道那是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履行的一条。出于诚信,更是出于感恩。

   在云南灾区,农村主力军支农的故事,能从滇东讲到滇西。

   陆良县三岔河镇周东村的村民们美了,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及时到位,让他们村3000多亩蔬菜成了当地难得的一片绿色;宾川县的张萧笑了,在农信社的信贷援助下,他那20亩葡萄园得救了;新平县平甸乡他拉村的村民们乐了,有了农信社的贷款,全村3500亩洋芋保住了……

  作为网点在农村分布最广的一个农村金融机构,大灾面前,云南省农信社用行动绘制着一幅又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抗旱直通车

  贵州:扎实做好抗旱救灾金融服务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爱东)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安排抗旱救灾及春耕生产贷款60亿元,截至3月22日,已发放抗旱救灾及春耕生产贷款37.4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春耕生产和灾区农户购买抽水机、输水管等急需的抗旱设备及汽(柴)油等抗旱物资,70万灾区农户获得贷款;帮助解决80万人、104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该省农信社发扬“挎包精神”,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细致调查,增强农户信心。同时加大支农力度,尽力满足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资金需求。调整信贷投向,把支持抗旱保春耕与支持特色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起来,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贵州农信社灵活惠农举措,为灾区农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通过“信合惠农一折通”,及时发放到位各类救灾资金、涉农补贴;延长营业时间,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简化抗旱保春耕贷款手续,优先办理、优先投放,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保证符合条件的贷款及时发放到位;延长受灾农户贷款期限,适当放宽贷款额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抗旱保春耕贷款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对因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根据借款户的申请,可按规定办理展期。

  广西:春风化雨润“三农”

  本报讯(特约记者 卜岷)广西农合机构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及时提供优质快捷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灾区抗旱救灾和春耕春备工作。目前,已累计投入抗旱救灾人数2000多人,投入抗旱救灾信贷资金21.56亿元,筹集抗旱救灾援助资金31000元,出动送水车25次。

  广西农金机构支持春耕备耕和灾后恢复生产做到 “四个优先”:项目优先调查、计划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投放、服务优先保障。对涉及春耕备耕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贷款,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限时办结。及时开通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贷款绿色通道,发放抗旱救灾专项贷款,设立抗旱救灾春耕备耕贷款专柜,延长营业时间,增加信贷人员,保证支农贷款随到随办。

  同时,信贷投放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对修建农村水利设施和购买抗旱救灾等设施设备的信贷支持;突出支持当地农资企业、种子公司等农资企业做好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以及粮食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调销和储备;突出支持农民购买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

  截至目前,广西农合机构累计发放抗旱救灾贷款21.56亿元,其中向10.25万户受灾农户发放救灾贷款15.85亿元,向38家受灾企业发放救灾贷款5.71亿元。

  四川:为干旱地区送去“及时雨”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宏)3月13日,井研县镇阳乡正花村一组组长贾琼芳手拿着从当地信用社贷到的1万元钱,激动地说到:修蓄水池有希望了,全组在家的80多名村民不愁雨水来了没有工具装了。为切实解决灾区群众饮水难问题,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及时采取金融扶持措施,全力支持群众抗旱自救。

  3月22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要求各地农村信用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受灾农户全力开展生产自救。

   灾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简化抗旱贷款手续,开通抗旱支农“绿色通道”。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贷款实行优先发放,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在贷款用途上,重点保障抗旱保苗、提、引、灌、打井、挖泉等抗旱急需项目上,以及农作物急需的防病、治病贷款。积极支持农机、水利、畜牧等部门修建蓄水池、水渠、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确保农作物生长和人畜饮用水等资金需求。为弥补旱情带来的损失,农村信用社还积极支持受灾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支持发展耐旱作物,及时满足受灾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

  截至目前,该省受灾地区农村信用社已经发放抗旱支农贷款51304万元。农村信用社及时有效的信贷投入,给旱区农民“贷”去了春的希望,为灾后秋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基层行动 

  诚信之源

  “来,再灌满点儿!”。贵州省普定县农村信用联社主任陈明龙正在帮受灾群众接水。 

  面对严重旱情,普定县农村信用联社把抗旱救灾送水车开进旱灾严重地区,以解这些地区群众的燃眉之急。他们的送水车上都写着“诚信之源”。截至到3月26日,该联社共送水650吨,惠及群众5000人次。据了解,该联社的送水行动将一直持续到旱情结束。

  (普定县农村信用联社 供图)

  深入帮扶村协助“两防”工作

  本报讯  3月20日,贵州省榕江县农村信用联社主要负责人专程来到距离县城90公里的塔石乡党相村,检查了解当地抗旱救灾和“两防”(农村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情况,这里是该县联社的定点帮扶村。

  该联社一行数人分别深入山头、田头、地头、村口、路口及每家每户检查了解旱灾与防火情况;同时,组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会议研究制定抗旱和“两防”措施,并要求塔石信用社必须每天派人到该村协助“两防”工作。针对该村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较困难的实际,允许信用社特事特办,只要村民提出要求并确实用于抗旱需要的、贷款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可以直接发放信用贷款。同时,在与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座谈中,联社领导提出村里应制定“两防”预案,每天开展设卡、巡逻工作,对家里有小孩、老人、残疾人或智障者的农户要列为重点宣传和监管对象,切实消除火源隐患。榕江联社领导在旱情严重的时间里,主动为地方政府分忧、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做法受到当地县、乡政府一致好评。 (刘芳元)


  爱心水滋润 留守儿童心田

  本报讯 旱情日趋严重,广西田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在调查中得知,弄朗屯村民中有中很多人外出务工,村里留守儿童较多,还有老弱病残、五保户、贫困户,这些人饮水成了难题。于是农信社主动承担起解决这些群众饮水难题的责任。信贷员一边做小额信用贷款调查发放工作,一边为留守儿童、老弱病残、孤寡老人、五保户送水。

  该社除周一、三、五为固定送水日外,还发给每户一张名片,叮嘱他们没水时就拨打名片上的电话号码,信用社就会及时来送水。到目前,该社为弄朗屯送水200多桶,及时解决了该屯留守儿童、老弱病残29户、五保户10户、贫困户25户的饮水困难。 (罗仲文)


政策支持 

  央行增240亿支农再贷款支持抗旱

  新华社讯  3月30日,央行发布紧急通知称,根据春季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的实际需求,2010年安排增加240亿元支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其中西南五省区安排增加30亿元。

  央行表示,各地在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信贷资金不足时,可按规定程序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同时,人民银行要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切实满足农民春季生产和抗旱救灾的小额贷款资金需求。通知还要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切实加大对春季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的支持力度。



基层呼声

  饮水需“护源”

  本报记者 臧洪菊

  “竭力支农”,对于这一点,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均是矢志不渝。

  然而,在竭力支农的同时,农信社这支“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担子,却被压得越来越弯了。

  “我们正准备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农信社,争取些政策上的扶持。”采访中,谈及抗旱救灾过程中,农信社的支农行动及其所遇到的问题,人行曲靖支行行长朱斌这样说道。

  饮水需“思源”,更需“护源”。在农信社竭力支持灾区的同时,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应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扶持。

  首先,监管部门应对受灾地区农信社的存贷比、集中度、不良贷款等监管指标给予区别对待。以广西旱区为例,经调查,由于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广西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所支持的客户中有71万户农户、55户企业受灾,受灾损失28.14亿元,预计因灾形成不良贷款5.68亿元。因此,在抗旱救灾时期,应允许部分灾区农信社的存贷比突破75%,同时,应对受灾企业的大额贷款在集中度方面给予个案处理,并在不良贷款占比方面给予一定的宽容度,以增加灾区农信社在信贷资金上的有效供给。

  其次,在贷款增量方面,监管部门应根据灾区的实际信贷需求,允许灾区农信社有一定额度的新增贷款。时至春季,正是农民春耕、企业生产用款的高峰时期,再加上二者抗旱救灾的资金需求,极易导致灾区农信社放贷总量的上涨。以云南省某市农村信用社为例,该市农信社今年计划投放农业贷款18亿元,但截至3月26日,全辖新增农业贷款已达19.7亿元。因此,应允许灾区农信社增加一定额度的新增贷款,用以帮助灾区人民及时摆脱自然灾害,恢复生产生活,有效支持“三农”及经济发展。

  此外,地方政府部门还应将地方财政涉农的资金统一存入农信社,同时,对涉农部门的基本账户进行归口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增强农信社的资金实力。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