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旱年之痛

作者:计慧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小百户镇小百户村位于陆良县的半山区,缺水非常严重。该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乔林和100多户社员们春节刚过就放弃了食用菌的种植,放弃的唯一原因就是缺水。

  “从去年秋天开始我们这里就挺旱,再加上我们村子在半山区,水本来就缺,过完春节后,村子周围的水源就全部干枯了。现在村里人生活用水靠的是新挖的深水井。”史乔林无奈地说,“食用菌种植所用的底料(编者注:培养基)需要大量水分,食用菌大棚也需要长期保持一定湿度,现在人用的水都相当紧张,哪还有富余水用来生产食用菌呢。”

  记者问起社员的损失时,史乔林顿了顿,叹了口气说,按往年的产量来算,从春节到现在一个半月时间,100多户社员可以生产40—50吨食用菌,而今年一斤也没有种出来,大概损失能有20多万块钱,挺大一笔数字了。史乔林为了记者能更了解这笔钱对社员的意义,把这个整体数字又拆分成户来计算,他说,这相当于每户社员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除去成本外,少收入1000多块钱。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陆良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043元,可见,食用菌合作社社员少收入的这1000多元钱,对每个社员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既然种植食用菌这笔收入对于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生活不是可有可无,那社员们何不集思广益,想办法维持生产呢?“想了,不管用。”史乔林介绍说,他们想过到有水源的地方拉水保障生产,但是水源地离村里有20多公里,1立方水从水源地拉到菌棚运费就需要15块钱,而菌棚生产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水量,不间断用水会造成生产成本高,而销售利润变低甚至赔本;他们也想过让政府支持,但当地支柱产业是烤烟,现在又正值烤烟育苗期,这关系着今年整个地方经济发展和更多农民的经济收入,水资源缺乏,政府只能先保障烤烟育苗用水。

  放弃种植食用菌,那么,合作社的社员又该怎样保障自己的生活呢?史乔林说,大家都是农村人,有地有存粮,生活没有什么问题,不种食用菌了,无非就是少了一些经济收入,想想办法,还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回来的。比如,现在有一部分社员改种烤烟,还有更多社员选择外出打工,受干旱影响,不仅是合作社社员,镇里很多村子的农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史乔林告诉记者,村里人外出打工,每月的收入在1500—2000元不等,弥补了农业收入损失,但是得离乡背井,好在自己一直开着一个购销店,还可以守着家过日子。

  当记者转述全国各地人民对旱区的牵挂和担心时,史乔林爽朗地一笑,连说谢谢。他说,由于政府支持,大家的生活用水还是可以保障的,前几天,陆良下了一场雨,虽然没什么帮助,但是气象部门说5月份还可能有降水,旱不了多久了。

  史乔林现在正带领着留守的社员准备恢复生产后所需的物资、学习更多的栽培技术,他说,虽然现在合作社社员都放弃了生产,但等旱情缓解了,他们恢复了食用菌种植,日子还是好日子。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