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持续干旱:“鱼米之乡”良田变荒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自去年7月以来,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于今年2月24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由于干旱旱情持续,云南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地区小春减产绝收已成定局,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部分乡镇人畜饮水越来越困难,春荒迅速蔓延。

  图为云南蒙自一无公害蔬菜基地因大旱导致颗粒无收,手捧干枯蔬菜的农户欲哭无泪。

  ——中新社

 

  从2009年7月至今,云南遭遇100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 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前两天的几场降雨并没有明显的缓解旱情,旱情仍在继续。本报记者奔赴云南省陆良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大地焦渴  赤野千里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素有“滇东明珠”之称,居南盘江上游,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终年气候温和,春暖干旱,秋凉湿润,冬无严寒较干燥,夏无酷热而多雨。但是这次特大干旱让这个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县城一直处于焦渴之中。

  记者赶往温家宝总理视察抗旱救灾工作到过的陆良县大莫古大海子水库采访。在路上,看到这时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田地,露出红色的土壤,赤野千里。大海子水库往日有七八米深,是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当记者赶到大海子水库的时候,看到的是皴裂的库底,裂开的土地像一根根木桩站在那里,脚踩上去土因为太干而松散。海贝、鱼等嵌在土中,已经干掉。只有远处的几棵小树作为唯一的绿色在大风中飘摇。

  陆良是当地比较出名的“桑蚕之乡”,往常的三月份在田地里看到的是绿油油的齐腰高的桑苗,而现在却只能看到有一个手掌高的桑苗点缀着赤色的土地。“太干了,今年的春蚕看来要绝收了。”当地村民满脸愁容地说。

  万事俱备   只等下雨

   陆良农作物播种基本有两季,一季是“小春”,在每年的9、10 月份,主要种大麦、豌豆;一季是“大春”,在每年的3、4月份,主要种水稻、烟叶、玉米等。现在“小春”基本绝收,就等着“大春”,大片的土地已经犁好,就等着一下雨播种。在田地里基本看不到农民,只有几辆拉水的牛车在田埂上忙碌。一位当地村民紧锁着眉头告诉记者:“我花4.5一斤买的大麦种子,和5块钱一斤买的豌豆种子,种下去之后颗粒无收,大春如果还种不了田,就要饿肚子了。”

  农民种不了地,化肥也就卖不动。县城里的农资经销店门庭冷落,有很多已经关门大吉,等着市场启动。云天化国际农资公司陆良县直销店的负责人祝永斌介绍说,陆良县有70万人口,是农业大县,往年全县可以销售肥料十二三万吨。而今年目前的销量不及往年的四分之一。

  据了解,受干旱的影响,经销商手里基本上都是去年的库存,不敢拿货,往年这个时期销售得很火的普通过磷酸钙、尿素,现在价格一路下行。而要缓解这个状况,只有等着下雨。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