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社:着力创新 构筑网络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宣威市新世纪建材城。

宣威市农特产品展销中心。

宣威市供销社生态养殖专业社。

饲料厂。

  云南省宣威市供销合作社现有基层社23个,直属企业8个,员工2956人,2009年末净资产为4353万元。近年来,市社坚持“开放办社、服务‘三农’、管好资产、整合资源、创新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县域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办综合服务社276个、农资农家店150个,新建改建农村购销店200个。2009年实现销售总额6亿元,创利税超千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争取政策扶持

  宣威市社在改革发展中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请示,取得了有关部门的理解和认可,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支持。宣威市委、市政府充分把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由供销合作社分年度、分步骤组织实施。先后出台宣发〔2008〕23号、宣政办发〔2008〕198号和宣政发〔2009〕40号文件,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二次创业”和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并将其纳入市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分解下达各乡镇。市政府还建立分管领导负责,市社等40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资金、项目、土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近两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亿元以上。市级四大班子每年听取一次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了各部门相互配合、合力推动乡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资产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市社采取多种手段,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摸清家底,统一协调。针对社有资产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的状况,市社大力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将社属企业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收交市社集中保管,与各企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杜绝社有资产流失。

  (二)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榕城、宝山、龙场、板桥、来宾、热水、田坝等基层社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建设经营服务网点,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如宝山供销合作社利用闲置老仓库新建了日用消费品超市,年销售额达上百万元。

  (三)加大投资,购置资产。在牢牢把住现有优良资产的同时,市社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增资强社。2009年,我社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0万元。县社农资公司还以440万元买回原土产公司改制时出售给升达火腿公司的仓库、土地,用于新建农资交易市场。

  (四)运作透明,增加收益。采取公开拍卖或公开招租方式对社有资产进行处置、利用,增加收益。榕城供销合作社下堡街商铺通过公开招租,租金由原来的3万元增加到32万元;农资公司门面租金由原来的13.8万元增加到25.6万元。

  (五)强化管理,节约开支。市社成立了财会服务中心,代管系统财会业务,实行报账制,大力强化财务监管。企业所有收入存入银行专户,通过审批方能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此减少费用开支。同时,对企业员工实行绩效浮动工资制,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决定其工资待遇。

  三、构筑六大网络,完善流通体系

  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商贸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资连锁配送网络。投资3000万元,创办占地102亩,年存储化肥15万吨,年交易额2.5亿元的宣威市农资交易市场,将全市所有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纳入交易市场,集中规范经营,强化市场监管。采取“市级配送中心+乡级配送站+村级购销店”的连锁配送经营模式,开展连锁配送服务,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坑农害农,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投资2500万元,建设拥有5000平方米配送仓库、3000 平方米样品展示厅,年交易额达1亿元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形成以市级配送中心为依托,中心村镇日用消费品超市、村级购销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问题。

  (三)农产品购销网络。按照“政府引导、部门主抓、市场运作、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要求,建设集展示、交易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将一家一户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进行深加工、细包装,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农产品经营网络,解决了农产品的买难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整合现有回收网络为基础,构建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占地50亩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市场年回收废旧物资达4万吨。

  (五)烟花爆竹购销网络。投资2500万元,将土产公司老仓库拆旧建新,建设了占地13.8亩,建设面积5000 平方米,年配送额2000万元的宣威市土产公司烟花爆竹配送中心,提升了宣威烟花爆竹市场的安全经营管理质量。

  (六)农村流通信息网络。市社成立了专职的市场信息科,建立了规范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和咨询服务制度,并定期印发《供销简报》和《供销合作信息》。新建了宣威供销信息网,实现供销合作社行业动态与政府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扩大辐射面,定期为农民发布农产品供求、政策等信息。市社投资15万元添置了信息设备,办理宽带接入,打造供销系统内的电子商务平台。

  四、发展农合组织,助农增收致富

  市社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品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实现了一个名特优产品带动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带动一批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专业合作社186个,专业经济协会70个。

  (一)政府引导促办。市委、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创办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又分解到各村,供销合作社对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年终由市政府组织检查考核。

  (二)基层社领办。榕城供销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创办的二九七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300万元,并示范带动周边1600多户农民发展生态养殖。

  (三)与村组织共办。市社与来宾普仓村委会合作,发展了沙石、玉米、马铃薯、林果、养猪、养鸡、烟叶7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协会,极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依托龙头企业带办。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链,形成农户、企业利益共同体。宣威市农特产品交易公司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28个专业合作社,带动150人自主创业。鹏跃饲料厂以饲料产业为纽带,以生猪扩繁、肉食品加工贸易为载体,带动5个生猪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五)围绕产业创办。市社以宣威马铃薯、玉米、烤烟、生猪、林果五大农业产业,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产业为切入点,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创办种植类合作社79个,养殖类75个,煤炭、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工业商业类32个,分别实现产值7.5亿元、9.2亿元和15亿元,促进了宣威生产基地建设。

  (六)与农村能人合办。充分发挥专业大户、致富能手思路活、信息快、门路广的优势,依托专业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马开书带动组建的蚕丝生产合作社,组织106户社员开展养蚕、蚕丝被生产,并与供销合作社农产品交易公司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年蚕丝制品销售收入达400余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人。

  五、拓展合作领域,发展供销事业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市场、人才优势,跨区域、跨行业招商引资,联合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一)联合推进网络建设。与浙江商会会员合作,共投资1000余万元在板桥、热水、倘塘、宝山、龙场等乡(镇)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购物超市)、综合服务社,改善农民购物消费环境。开展市乡合作、社村合作,合力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市级兴建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乡级兴建中心超市、集(农)贸市场;村级新建购销店、综合服务社。

  (二)合资经营饲料企业。与鹏跃科技饲料厂联合投资3200万元建成年产10万吨的饲料厂,利用全系统276个综合服务社和150个农资农家店的经营网络将所生产的饲料提供给农户,从农民手中收购玉米原料和生猪,为农户节约养殖成本,促进宣威生猪产业发展。

  (三)合作推销宣威特产。与云南美好家园商贸有限公司合作,组织宣威猪肉、宣威火腿进入美好家园超市销售。与超市经营者签订合作协议,相互监督,保障宣威火腿品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猪肉。与省棉麻公司合作,在昆明黄金地段开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着力打造宣威农特产品走出宣威、进入流通大市场的展示展销平台。同时设立农特产品配送中心,开展对机关、单位及大中专学校的配送。

  (四)联手开展农机合作社试点。与工商、农机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章程》,在全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机户经营信息不灵、价格不统一、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促进农机事业发展,满足农民需求。


(责任编辑:贾丽君)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