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社: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依托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网络建设,发展农合组织,拓展综合服务,夯实了发展基础,壮大了经济实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28.8%,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润总额125万元。我们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做大做强传统主营业务

  (一)打造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充分发挥社属企业优势,将五常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五常市日用杂品公司、五常市中心商场三个直属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创建了供销商贸连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及烟花爆竹等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新组建的龙头企业有房屋面积1.4万平方米,各类场地5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000延长米,资产总额达6000万元。以此为依托筹集资金100万元组建了日用品配送中心,建成商品展示厅1个,商品储存库2个,配备配送车辆3台。为确保日用品配送工作有序运行,市社抽调5名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到配送中心负责协调工作。日用品配送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抓好货源、搞好服务,年商品配送总额已达1800万元。

  (二)改造新建并举,发展网络终端。一手抓原有经营网点改造,一手抓社会网点加盟,不断扩大网点总量,形成了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一是改造建设基层社中心网点。采取自筹资金、资产置换和由开发商开发还建筑面积等办法,对基层社的基础设施进行开发改造,新建经营服务网点,提高了社有资产利用率。小山子供销合作社通过三年改造,将临街房屋全部改建成二层商业楼,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年增收入50多万元。沙河子供销合作社通过改造建设了7000平方米购物广场,成为该省规模最大的基层社零售商场。二是改造建设村屯网点。我们坚持自建和加盟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基层社筹资改造、农家店店主出资改造、争取上级补贴资金改造等办法,投入资金近600万元,争取上级补贴资金近300万元,建成农家店542个,其中日用品农家店413个,农资农家店129个,覆盖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基层社466个村屯网点得到改造,并吸纳76个个体经营网点加盟,扩大了基层网点,形成了市、乡、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

  经过几年努力,该社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五大网络基本形成,经营能力和规模不断提高。2009年,全系统实现日用工业品销售总额9200万元,农副产品采购额6000万元,供应化肥66000吨。

  二、创新管理方式,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问题,供销合作事业要发展,改革势在必行。2005年7月,县社所属企业实现了人员、债务包袱“两清”,为加快改革铺平了道路。随后市社制定了《供销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方案》,按照“清产核资、先行试点、全面推进”的步骤和“分类改造”、“定编制、定岗位、定股份、定报酬、定奖惩”的原则和要求,实施了供销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对社属企业领导干部全部实行持股上岗的聘用制,聘用期两年,并对企业领导干部采取了“风险抵押、完成奖励、亏损弥补”等新机制。

  通过内部股份制改革,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一些问题。一是企业管理主体缺位问题。被聘用上岗的人员都缴纳了一定额度的股金,成为了企业的“股东”,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企业管理者,责任心也增强了。二是企业经营资金短缺问题。在“并轨”和补缴“两险”工作中,企业由于支出较大造成资金短缺。通过改革,市社聘用的领导干部和企业自行聘用的人员共向企业缴纳股金400多万元,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注入了资金,提供了保障。三是企业职工责任意识不强问题。过去基层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不明,人浮于事现象严重。改革后,重新核定了人员编制,精简了人员,强化了责任。在利益分配上,不论资产多少,都按企业51%、返聘人员49%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上岗人员缴纳股金的20%作为“资产保证金”上交到市社,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了企业盈亏与个人利益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内部活力。

  三、引领农合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供销合作社完善为农服务功能、健全经营服务组织体系、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事来抓,加大引领力度,不断推动发展。

  (一)争取政府支持,列入工作日程。积极开展了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市政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赋予了供销合作社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协调等职责。市编委办还专门下发了文件,将发展农合组织列为市联社的重要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正式将市联社机关纳入市政府事业单位,为我们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基础,市社牵头成立了五常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进一步发挥引领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

  (二)典型示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本市特色农业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基层社及农民经纪人、农村能人,通过参股创办、指导创办等多种方式,抓典型,搞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牛家供销合作社参股、全国农民“十大女状元”马云芳带动创建的全福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与社员签订种植订单形式,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民从事西瓜、香瓜、南瓜及陆地菜等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8000亩,占该村耕地面积的70%。社员通过专业合作社产前供种肥、产中供技术、产后保销售等系列服务,每户年均增收1万多元。市社直接参股创办的美裕有机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双桥子供销合作社参股创办的丰裕粘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110多户农民种植有机水稻2000亩、200多户农民种植粘玉米60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沙河子供销合作社参股创办的海霞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现有五味子、平贝生产基地500亩,带动600多户农民从事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农特产品生产,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目前,全系统引领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29个,专业协会、行业协会43个,入社(会)农户达6760户,带动4.5万户(占全市农户的23%)农民从事规模生产、专业生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300多人,构建起市有农合(经)会、行业协会,乡镇有农合(经)分会,村屯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走向联合,走向市场。

  四、创建村级服务中心,拓展为农综合服务

  在参加过总社、省社和哈尔滨市社有关会议和学习了山东“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经验后,五常市社深刻认识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既是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拓展自身经营服务空间的一个重要载体,应该扎实推进。为此,市社组团考察了吉林省桦甸市供销合作社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并积极汇报沟通,争取到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随后,按照“政府支持、供销主办、部门共建、多方参与”的运作方式和“先试点、后扩面”的原则,推开了该市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创建工作。通过科学选址,精心实施,紧密对接市社日用品、农资、农副产品经营网络,已建成4个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区域内农民提供优质生产生活服务,受到农民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贾丽君 陈蕾)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