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路线图”

作者:郑劭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古人曾说过:“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自古以来,城市汇集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具有较强的辐射、影响效力。相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城市具有区位、市场、经济、经营等诸多优势。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统计资料表明,眼下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六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七成、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八成来源于城市。

  身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高地”,面临市场冲击和变革,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在党和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背景下,它们将走出怎样的一条轨迹?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试图勾画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供销社发展“路线图”。

  零售业:进退有据  

  日用消费品一直是供销社重要的一个主营业务。在太原,供销社不仅没有放弃零售业,而且把零售业务推进到居民楼下,开进社区。太原市青创田园社区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与马路旁的超市不同的是,这些社区服务中心规模较小,重点在做好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的销售服务。根据不同社区的需求特点,分为以蔬菜为主,兼营水果、豆制品的蔬菜直销店;以粮油为主,兼营豆制品、调味品、副食的粮油店;综合店等。在这些服务中心里,不仅有农产品,还有油、盐、酱、醋、茶、肉、蛋、奶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家政服务、报刊征订零售、婚庆礼仪、提供人才交流、劳务培训、用工信息等服务。

  目前青创田园社区服务中心在太原市92个社区里已建设社区服务网点135个,从成立至今已经销售农产品2亿多元,很多居民生活都离不开它。据太原市供销社对山西医科大学东宿舍的调查,院内300余户居民,基本上都在青创田园网点购买日用消费品,有一天该网点因故未开门,导致很多居民无所适从。

  太原市供销社主任宁和平说:“这些年来我们失去了不少网点门店,面对新的市场机会,我们不能错失。社区服务目前是热点,供销社进入必须‘快、稳、准’。对社区服务网点整合,我们就拥有最大的市场网络。”

  不过,杭州市供销社正有计划地从这条战线上撤离。杭州市供销社主任樊国强解释说:“因为日用消费品经营是放开最早、竞争最充分的领域,它劳动用工多、管理成本高,是我们机制所难以胜任的。”

  因此,他们在改制时就注意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和经营业态,在调整、压缩传统日用消费品零售业务的同时,一方面推进连锁经营;一方面做大农资、棉花、化纤化工、印刷、包装用纸等业务,使生产资料经营比重达到商业销售的九成以上。

  以杭州市供销社下属的土特产公司为例。这家有千余职工的老企业,改制后果断放弃零售,公司通过上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化工,下联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大用户做大化工原料业务,通过在新疆建设兵团建基地发展棉花等,生产资料经营比重占96%,去年销售额、利润分别为2000年的3倍和2.5倍。

  而把经营重心从具体的销售业务转到建设、发展批发市场,为经营者提供平台,成了一些中心城市供销社的选择。资料表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九成以上的批发市场集中在城市。

  作为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的南京,近五年来投资2亿多元,新建、扩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南京下关地区地处长江黄金通道,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历来都是南京区域果品集散地。为此,南京市供销社在此成立了南京市农贸中心,先后兴办了果品批发市场和水关桥蔬菜批发市场,营业面积7万平方米,2005年果菜交易额近20亿元,其中果品交易额18亿元,占全市销售总量的八成以上,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果盘子”。果品批发市场率先创办了“宁果”配送公司,向苏果、联华等超市连锁企业和各大宾馆、饭店等500多个网点配送果品,年配送额达2亿元。各批发市场还定期召开农副产品对接会,组织农产品基地与周边地区批发市场、超市公司、农产品营销公司和农民经纪人直接见面,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批发市场绝不仅仅是给经营者提供一个买卖的场所,他们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各类农产品信息,与生产基地以及农林、工商等部门合作注册商标,创地产品牌,涌现出“大自然”牌系列瓜果、“金陵花”牌系列蜂产品、“固城湖”牌螃蟹等一批品牌产品。还组织参加了一系列推介会,承办协办了“南京西瓜节”、 “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等。批发市场内普遍设立检测中心,对进入市场销售的产品进行检测,对假冒、劣质产品不予进入市场销售,对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开辟无公害“放心果”、“放心菜”、“放心水产品”绿色通道。

  联合外企闯新路

  大连供销社主任许贵昌介绍,早在十几年前,他们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考察后,就紧紧盯住可口可乐这个全球知名品牌,大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嘉里饮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8亿元,组建了大连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大连市供销社借助大连地区基层供销社各类经营网点,积极开辟农村销售市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为了合资公司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大连市供销社坚持两年不分利,投资建设了新的厂房、仓库,使可口可乐公司拥有3套先进的饮料灌装生产线,生产和经营国际、国内十几个饮料产品,成功占有大连等辽宁省内其他地区的市场。产品销售年递增20%以上,至今累计工业产值51亿元。

  之后,大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与珠海、香港的企业合资建立大连创富容器有限公司,成为大连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

  可口可乐也是杭州市供销社的合资项目,围绕这一品牌,他们先后拿出2000多万元参与追加投资,促成征地100亩扩建厂区,生产能力成倍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外资发展与之配套的饮料包装生产,用足它的品牌优势,使得杭州市供销社本级工业的销售额、利润分别上升到全部销售额、利润的50%和 80%。

  河南省周口市属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为此,周口市供销社将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切入点。他们与新加坡客商合作,投资2.5亿元创建合资企业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拥有资产7亿多元,是华中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随后又引进新加坡客商投资1.2亿元,扩大生产。几年来,该公司共加工大豆142万吨、花生50万吨、芝麻5万吨,带动农民增收2亿多元,创产值56亿元。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赵显人透露,目前,除大连、杭州之外,青岛、无锡等市供销社与可口可乐、麦德隆、百安居等知名企业也已展开成功的合作。全国政协副主席、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表示,在保持对网络控制力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与外商进行投资合作的有效形式。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齐头并进

  城市是人员、物流、技术聚集的"高地",同时这里也必然聚集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旧物资。以石家庄市为例,该市市区每年形成的生产、生活废旧物资总量约50万吨,其中废钢铁15万吨、废纸10万吨,旧家电年淘汰量15万台,旧家具20万件。

  石家庄市供销社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在全市385个社区建成800多个日收日清的绿色回收站、亭,配置了300辆流动收购车;建设了9个废品交易市场,把市区内300多家固定收购摊点纳入市场经营和管理;兴建10个废金属集散中心,配置了加工设备;建起2个旧货市场,吸收近200个经营户进入市场经营,形成该市规模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

  这三个经营服务平台实现了市场与回收站点的有效对接,形成了覆盖市区的再生资源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绿色回收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40万吨,交易额突破5亿元;这个网络不仅为1000多名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还吸纳了7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使 3000多名“破烂王”改善了经营、居住环境。

  如果说石家庄的再生资源侧重回收网络的建设,那么宁波市供销社则侧重废旧物资的加工利用。我国是金属资源紧缺的国家,对回收的金属进行加工利用前景看好。宁波市镇海区供销社依托宁波港口、市场、土地资源、环保设施、地方政府重视等诸多区域优势,利用临港的几千亩长满芦苇的荒涂,投入5.9亿元,开发136公顷土地,创建进口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2005年进口加工各类再生金属原料88.2万吨,销售产值41.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5年三年中,该加工园区共加工利用再生金属资源164.9万吨。园区还为1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城市供销社办农业:起点高  见效快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地处中心城区,但不少城市供销社也办起了农业。一方面看,涉足农业是这些城市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寻找到的一条新的出路和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看,城市供销社凭借其诸多优势涉足农业,使得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发展起点高、见效快、成果颇丰。

  沈阳市供销社就是一个例子。沈阳市供销社主任王帅英表示:“供销社为农服务,只停留在单纯的一买一卖,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近年来将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

  今年在沈阳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世人的目光,沈阳市供销社下属的秋实种苗有限公司为博览会提供了大批优质花卉,在园区里的凤凰广场、小火车候车廊、沈阳园等景观区,均可以看见该公司种植的美丽花卉。

  据了解,该公司围绕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育培训、种苗、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一条龙的服务链条。目前已建成50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2500平方米节能日光温室、1800平方米生物技术研发中心、2600平方米保鲜加工车间。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种苗公司育种比农民自己培育大大节约了成本,“农民自己培育一株种苗需要8毛钱的成本,而我们只需要3-4毛钱。我们以6-7毛钱的价格把种苗卖给农民,他们划算,我们也能创收”。种苗公司的正式运营,带动了400多农户和600个日光温室的生产,平均增产15%,增加收入12%以上。

  崔萍到沈阳市土产公司担任总经理已经四年了。她回忆说,刚来时公司是亏损多年、内外债众多、包袱沉重。在为公司找出路的时候,她发现奶牛业很有前途,而且“多数同志认为没有什么可干的,就养奶牛吧。”

  筹集了360万元,他们从新西兰进口了200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之后又发动农民自愿入股,采取“股份牛”的形式又购进146牛新西兰进口黑白花奶牛。这个城里人办的“秋实牧业有限公司”就开张了。如今,该公司和之后成立的秋实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占地333亩,已建成12000平方米现代化奶牛饲养舍和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存栏进口奶牛已达600头。

  沈阳市供销社发展的“牛事业”跟普通农村奶牛场就有些不同。其一,他们聘请了农业大学教授做技术顾问,招收的三名大学毕业生均成为牛场技术骨干,一名当上牛场场长,一名作兽医,一名负责配种。其二,为降低奶牛繁育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他们发展了奶牛性控胚胎项目,成功利用黄牛做授体母牛,进行性控胚胎移植,并建立胚胎移植连锁站。其三,他们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联系辽宁省奶协和有关政府部门,分析奶牛业发展形势,得出“把过多利润压下来,已经是在淘汰行业中的弱者”的结论,要采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战略统领奶牛市场。其四,他们跟蒙牛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合作,为牛奶解决了销路,蒙牛公司每天用该牛场的牛奶做原味酸酸乳,按崔萍的话来说,“我们每天送多少,他们就加工多少。”

(责任编辑 曹杰)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