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社:龙头带动 联合合作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充分发挥城市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作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宁波市社现有8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市、县两级控股企业23家,参股企业55家,28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其中市供销合作社本级直属控参股企业25家,经营范围涉及农资、农副产品、再生资源、日用百货、副食品、酒店、房地产、进出口、农信担保、电子商务等业务领域。我们以“新网工程”建设为载体,以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为手段,充分利用城市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龙头带动、联合合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建网络、搭平台、强服务、增实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连续九年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优胜单位一等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的重点和路径

  (一)以龙头企业带动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

  改制后,该市的绝大多数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名存实亡,农资主渠道作用被严重削弱,危及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根基。面对这一严峻局面,自2005年始,在各级政府重视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农资公司龙头带动作用,紧紧依靠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全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一是资本联合。市农资公司先后参股新组建的6家县(市)区农资公司,投资总额达到1271.75万元;在股权结构上充分调动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的积极性,市社以第二大股东进入,甘当配角,使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二是人才扶持。抽调市公司业务骨干到区、县农资公司任总经理,开创了当地农资工作新局面。三是资源共享。市农资公司将争取到的每年12万吨镇海炼化生产的尿素,只收取较低的管理费,优惠供应县(市)区农资公司,大大增强了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高。四是牵头组建全市农资流通协会,搭建服务平台,联合开展农技农化服务、庄稼医生培训和庄稼医院建设等工作。

  (二)以联合合作推进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网络建设

  在推进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建设中,因缺乏龙头企业这个有效载体,这二大网络建设发展缓慢。基于这一现状,在建设思路上确立为对内联合,对外寻求强强合作,加快织网搭台步伐。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于2007年市及县(市)区供销合作社与象山县东海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联合投资组建了上海甬海农产品有限公司,发挥各自优势,拓展上海市场,经过近几年努力,该公司已发展配送服务点100多个,覆盖上海静安区50多个社区,并与当地30多家机关团体宾馆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团购配送业务,2009年销售各类农产品8000余万元,并在今年5月成功组建宁波甬海农产品有限公司,引领优质农产品进军宁波市场。二是与浙江华联家家福超市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联合投资组建了浙东供销超市有限公司,发挥各自品牌和资源优势,着力开拓日用消费品市场。三是市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了跨部门、跨系统的全市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发展团体和个人会员154个,涵盖了农副产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涉农部门、科研院所。四是成功搭建了农产品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按照“服务三农、发展流通、拓展市场、沟通供求”的基本要求,依靠系统力量,顺利建成“宁波市农产品营销网”,并于去年底开通试运行。今年通过扩充信息、完善功能、发展会员等,于今年5月底正式开通运行,目前网站平均日浏览量达14000人次以上。

  (三)以点带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

  市政府确定该社为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责任部门,赋予该社承担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中,我们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相关部门参加的“实事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合作社;与市规划局共同编制了市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设施专项规划,促成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推进“实事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社区回收网点建设试点,制订出台了社区回收站建设标准、扶持政策和考核办法。二是率先启动社区回收网络建设,经过努力,目前市中心城区规划的114个社区回收网点于去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洁净、便利的社区回收网络。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2个交易集散中心项目,1个已落实征地,1个正在办理由农保地转为建设用地。四是推动再生资源行业地方性立法,我社全程参与《宁波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的调研、起草、修改等工作,该《条例》已经浙江省人大批准,于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四)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我社以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一是拓展农信担保业务,帮助解决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在2008年由我社牵头,联合部分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共同投资2100万元,组建了宁波市农信担保有限公司(市社股份占59.52%)。公司通过组建设立4家县级办事处、争取扩大银行授信额度、优化担保程序、减免担保费率、巩固和发展优质客源、控制风险等措施,获得了快速成长,今年上半年提供信贷担保7000万元,成立两年多来,已累计担保总额1.5亿多元,为近200家(次)涉农中小企业、专业社和农产品经纪人等提供资金支持,惠及农户3000多户,成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又一张为农服务的重要网络。二是拓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种服务。到2009年底累计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250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三是拓展供销合作服务领域。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农资庄稼医生和农资营销员、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上岗和职业技能培训。四是拓展农村流通信息服务。依托“宁波市农产品营销网”设立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该市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产品价格、品种、交易等市场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有效提升了农村流通信息服务水平。

  (五)以服务“三农”赢得政府重视和政策扶持

  一是市政府日益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赋予市供销合作社调控全市化肥市场、牵头组织全市农产品营销、全市再生资源行业管理等职能。二是扶持政策逐年加大,为农服务资金从2007年的300多万元增加到2008、2009年的每年800万元,自今年起市财政局、市供销合作社两家联合发文设立"宁波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专项资金",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惠及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服务领域。三是对再生资源行业给予减免税和财政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

  二、发展的体会和打算

  (一)城市供销合作社必须加快战略转型,把服务社区、服务“三农”、服务系统作为新时期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我们将积极融入城市社区,围绕社区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服务项目,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改造和提升集副食品、日用杂品、百货、文具经营于一体的二号桥大型批发零售专业市场的业态和档次,发展总经销、总代理,丰富经营品种,为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供应服务;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名特优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配送中心,在居民社区建立农副产品连锁配送网点,方便居民购买;在巩固和完善业己覆盖城区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的同时,开发废旧物资在线收购网络平台,方便居民投售;把超市进社区与发展消费合作社统一起来,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消费合作社,实行按交易额分红制度,对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二)城市供销合作社必须做大做强本级社有企业,为辐射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社有企业特别是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的管理和支持力度,扶优扶强,帮助他们优化产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经营结构和机制、优化人才结构;支持他们大力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宁波情况看,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节能减排、“智慧城市”等历史性机遇,谋划新的发展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如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开展再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和深度加工;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农副产品市场开发和农村金融服务(供销合作银行)拓展等。

  (三)城市供销合作社必须走联合发展之路,通过联合促进发展,通过联合强化为农服务,从而彰显供销合作社的特性和价值。

  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加大联合与合作的力度。一是组建全市农资连锁经营大平台,由供销合作社控股,注册资本5000万元,下属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和农资公司共同参股,也有民营资本介入,实行统一采购、连锁配送、分头销售,通过几年努力,最终形成人、财、物高度统一,统率全大市农资供应和连锁经营,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企业集团;二是筑巢引凤,吸纳社会力量和战略投资者,建办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集中开展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和深度加工;三是搭建外贸平台,吸引中小外贸企业加盟,进一步做大供销合作社进出口规模,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四是利用联合的力量,进一步扩大供销合作社专业协会,特别是涉农协会的规模,提升服务力和影响力。

  (四)城市供销合作社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城市供销合作社的战略转型,直属企业的做大做强,新兴项目的开拓,管理水平的提升,都需要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支撑。我们将一方面加大培养力度,选送年轻人员培训深造,提高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激励,使之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为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实习编辑:谭思嘉)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