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如何放大世博会主题效应

作者:季路德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参观上海世博会,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精力去举办一届世博会?

  对此,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科技成果得到推广,有人说城市基础设施提前投入运行,有人说让普通百姓不出国门看遍世界,也有人开玩笑说凡是与吃住行有关的股票都涨了……

  事实上,上海世博会不应该只是一个国家事件,更不应该只是地方事件,它应该能够让全世界所有参展方受益。从这个角度讲,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为各参展方提供了一个推介城市发展经验、交流城市化发展理念的平台。

  今天,尽管不少人抱怨城市生活,但抱怨的人并未离开城市,更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选择,我们不会因为某些“城市病”而退回农耕文明时代,我们只能前行。因此,当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宣布,2008年全世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首次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时,大家在一起讨论如何创建美好城市,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就有了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意义。

  城市化不只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美好愿景。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是成百上千省长、市长、县长的殚精竭虑,是上亿城市市民的渴望和期盼,更是无数农民兄弟从田野出发寻找美好生活的艰辛之路。就在我们思考上海世博会主题效应的此刻,大灾后的舟曲在考虑如何重建县城,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成交量“暴涨”引发关注,学者在争论企业和职工交纳的社保究竟应该提高还是降低,富士康在内地招聘引起一些地方对GDP升跌和劳动力供需波动的担忧,等等。

  当我们判断上海世博会是交流城市发展经验的平台时,并不意味着必须在世博园区里找到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现成答案,并不能否定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城市化的良性推动。世博会不是学校或研究机构,即使是专业观众,也不会拿着科技创新、人类和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买了票来寻求答案。

  那么,如何实现上海世博会主题效应呢?

  第一,用好这个平台。在园区参观时,我们能看到参展方的政府、企业、城市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科学精神、低碳、环保方面的丰硕成果,体会不同角度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敬畏自然的思想。

  第二,保留这个平台。世博会开园时间有限,因此急需用各种手段把世博会的展示、活动、论坛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去看,去研究,这是延长世博魅力、实现世博价值的必要措施。世博会组织者已经作了一些努力,相信这些记录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第三,延续这个平台。世博会结束后,对城市发展理念的讨论不会结束,相关思考应当延续和深化;学到的经验、教训,应当总结和系统化,并体现在以后的城市化制度设计中;保留下来的建筑、展示、论坛、创意成果等,应能得到推广应用。而最需要延续的,是社会转型中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

  通过对上海世博会的观察和思考,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的城市化是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渡过城市化难关,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
 

 (责任编辑 曹杰)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