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树信心强基固本 再创业穷则思变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一、狠抓落实,争取政策支持

  国务院40号文件的下发和全国供销合作社“五代会”的召开,让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如沐春风,李成玉主任亲临甘肃调研,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突出以下四点:一是领会精神,优化工作思路。省社及时将国务院40号文件、“五代会”有关文件和成玉主任在甘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省领导讲话印发至县级社,全省供销合作社以会议传达、集中讨论、专题解读等形式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精心谋划的基础上,丰富完善了发展思路,强化了工作措施。二是及时汇报,争取政策支持。省社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作出专门批示,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临省社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今年2月初,省政府出台了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4个市州中已有7个市州下发了实施意见。三是强化督查,加大落实力度。5月,省社组织六个检查组,分赴全省各地,就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和“五代会”精神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检查指导。7月,省社又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赴有关市州和直属企业,就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加强督促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四是狠抓关键,力求重点突破。通过加强指导,筛选对接,申报了一批“新网工程”项目;通过积极洽谈协商,与白银市政府达成了联合新建投资30亿元、占地5000亩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合作意向,与总社新合作公司签订了在张掖市新建投资1.5亿元、占地35亩的大型综合商务培训中心项目协议;通过努力争取,省社直属4户特困流通企业破产改制方案通过省财政厅审查,已上报省政府待批。同时,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专门班子,正在研究制定深化社属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抓重点、促全局,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至6月底,全省供销合作社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1.4亿元,同比增长31.2%;利润达到3350万元,增长188%。

  二、突出重点,奋力“二次创业”

  众所周知,甘肃属于欠发达省份,供销合作社经营规模小,发展步伐慢。面对非常艰难的现实,省社适时提出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业务经营萎缩、经济包袱沉重、企业亏损严重、职工生计困难等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增幅较高、效益较好的势头,进入了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之所以能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基础上,奋力实施“二次创业”,突出“三个着力点”:

  (一)着力进行教育引导,增强“二次创业”的信心。针对“网破线断、人心思走”的状况,我们认定一条,事业要靠人去干,必须首先激发干部职工的创业信心。为此,切实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集中教育培训。省社不失时机地举办了“全省供销合作社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考”研讨班,用新的视野审视社情,找位置、谋思路、定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 “一线领军人物”和新型农民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活动。四年来,省社举办市、县、基层社主任和直属企业负责人培训班8期,将各级社及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部轮训了一遍,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培训的经费达1600多万元。同时,省社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真正让那些热爱供销事业、谋事干事的人走上各级供销合作社的“领军”位置。四年来,14个市州已有13个市州供销合作社主任作了调整,一批年轻干部相继调入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有效改善了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二是培育行业精神。抓住各种机会,教育引导各级社和社属企业“当家人”立志干事创业,提倡“进了供销合作社的门,就是供销合作社的人,就要铁下心来干供销合作社的事”,干成一件是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引导大家正视矛盾不回避,直面困难不退缩,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前进;引导大家常绷危机之弦,常怀紧迫之心,快出招,出实招,上下一心,整体联动,形成了 “实干兴社、干就干好”的良好氛围,“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得以充分体现。三是树立行业典型。每年对年度综合业绩和重点工作突出的市州社、先进县级社、先进基层社、十强企业、十强专业合作社、十强村级综合服务社、十佳农民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四年来,省、市、县三级社用于表彰奖励的资金达800多万元。通过集中培训增智,行业精神激励,典型示范引导,思发展、谋发展、快发展成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共识和一致行动。

  (二)着力重建基层组织,夯实“二次创业”的根基。“十五”末的调查显示,全省基层社已由最多时的1161个减少到673个,25%的基层社业务基本停顿,30%实行民营,绝大部分经营范围单一,服务功能弱化。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举全省供销合作社之力,把恢复重建基层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一是全面推进。组织建制上,不强行搞处处开花,乡乡都建,可以按行政区划建社,也可以按经济区域建社;发展方向上,不强行搞社社自办,独家经营,可以独资办、联合办、股份制办,也可以靠大联强,参股经营,走开放办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用新机制、新办法将各种资源汇聚到基层社建设上来。二是培育骨干。通过集中扶持,资产归并,经营重组,每年在每个县培育一、两个销售千万元以上、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中心社和骨干基层社;在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的地方,培育一批骨干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在有条件的村培育一、两个功能完善的骨干综合服务社。在省、市、县社的集中指导扶持下,甘谷县磐安基层社多方筹资6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8500平方米的“磐安百货市场”,年交易额达6380万元;组建了新农辣椒制品开发公司和新合石磨小杂粮面粉加工公司,产品已打入省内市场、超市;兴办良种养殖场,带动全镇54户农民养猪1250余头;组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解决农户资金短缺问题;领办5个专业合作社、2个协会,入社入会农户3500户,带动农户5580户,联结基地1.2万亩。目前,该社资产达到2680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总额1.03亿元,已发展成带动周边的中心基层社。像这样资产百万元以上的骨干基层社全省已发展到29家。三是拓展服务。骨干基层社率先向开展农村综合服务转变,普通基层社全面拓展经营业务,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服务的系列化和多元化上下功夫,为农民提供农资、日用消费品和信息技术、文化娱乐等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十一五”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恢复重建基层社27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23个,新办村级综合服务社1010个。基层组织的加强,促进了经营状况的改善,已经放弃的日用消费品、废旧物资、烟花爆竹等传统业务得以逐步恢复,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目前,基层组织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前沿阵地,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

  (三)着力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二次创业”的实力。一是抢抓机遇争取。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脉搏,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国家有关部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文件,明确了许多具体政策,加大了对供销合作社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赋予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再生资源、烟花爆竹、报废汽车等行业管理职能,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几年来,共争取到“新网工程”、现代物流、现代服务、循环经济、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合作经济、特色基地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方面的项目225个,涉及投资9.98亿元。其中争取到“新网工程”项目79个,扶持资金4243万元,带动社会投资4.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网工程”建设。目前,培育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总社级龙头企业12家,省社级龙头企业118家;兴办的140个批发市场、200个配送中心、6830个连锁店在农村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盘活资产挖潜。针对全省供销合作社1.8万亩土地、300多万平方米设施的潜力,省社成立了社有资产开发公司,先后出台了《关于盘活开发资产的意见》、《关于搞好资产盘活开发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的意见》和《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社有企业大力盘活开发,调整经济结构,引进新型业态,开拓经营领域,实施资产重组,壮大经济实力,使一批闲置设施得以利用,一批弱小企业得以重组,一批不良债务得以化解,一批合作客商顺利引进。静宁县社采取职工集资、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法,投资6000万元,对农副公司综合楼等经营设施进行开发,改造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5400万元新建了供销大厦、供销超市,引进5家全国连锁企业加盟。目前,该社有社属企业8家,资产1.83亿元,各类服务网点470个,农资、日用消费品基本实现连锁经营,商品销售额和利润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是招商引资联办。拿出优势资源,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对外联合,借力发展自己。几年来,先后与中农集团、云天化集团、新合作公司、北京奥瑞金公司、北京天鸿集团公司、陕西华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丽(香港)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新办项目236个,引进资金13.6亿元。在全面兴办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兴建了一批带动能力和创效能力强的骨干项目。目前,省社运作的甘肃供销物流中心、甘肃财富中心、农资连锁配送中心、新亚购物广场、陇东集团大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市县社也新上了张掖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天水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和岷县、临夏县大型批发市场等一批骨干项目。总体看,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大幅上升、规模不断扩大、领域迅速拓展、效益逐年提升的态势。“十一五”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申报项目522个,总投资54.85亿元;批复立项510个,总投资51.4亿元;已竣工项目329个,在建项目193个,完成投资23.1亿元;化解金融债务25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05年底的92.5%下降到79.2%,所有者权益由2005年的4.3亿元上升到13亿元。

  三、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

  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前进中还有许多困难,与先进省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和“五代会”精神,按照总社工作部署和本次会议要求,继续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夯实基础,做大做强,推进区域连片发展,促进全省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突出三项重点: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发展根基。到2015年,一半以上县级社建有县域经济龙头企业,基层社发展到1000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00个,专业协会和联合会发展到850个以上,培育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资产百万元以上的骨干基层社100个。二是推进“新网工程”,重塑供销优势。到2015年,建成功能配套的农产品交易市场40个以上,改造、提升、规范各类连锁配送中心200个,主要经营品种实现连锁配送经营,网络终端乡村覆盖率达到90%。三是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服务实力。到2015年,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0家,县级社所属企业中培育20家以上经营额上亿元、资产上千万元、利润上百万元的骨干创效企业,全省供销合作社培育10家销售上10亿元、资产上亿元、效益上千万元的紧密性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陈蕾)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