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世博园内外共同演绎城乡互动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

作者:牛瑾 吴凯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长江隧桥建成后让崇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赵晶

  9月的上海世博园依然是人潮涌动。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这是否意味着世博会就忽略了农村的作用呢?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市政协委员吴建中说,“城乡互动”恰恰是上海世博会的五个副主题之一,它将重点关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问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其实是要寻求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而一幕幕城乡互动的画面也正在世博园内外上演。

  城市与乡村密不可分

  在世博园众多的国家馆中,瑞士馆显得有些“特殊”。它的馆顶被一片绿茵和花丛覆盖,呈现出一派开阔、明媚、宁静的田园风光。伴随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的声音,参观者乘坐着观光缆车,在一片盎然的绿茵中起伏,穿梭于下面的“城市”与屋顶的“乡村”之间,可以体验繁华熙攘的城市生活,更可以品味闲适惬意的田园乡村野趣。“瑞士希望告诉世界,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保持乡村与城市的密切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瑞士馆馆长曼努埃尔·萨尔赫利说。

  “事实上,很多参展的非洲国家就是从农村角度来探讨城市主题的。”吴建中分析指出,“处于‘城市化早熟'时期的非洲,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向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关注焦点放到农村,认为把农村发展好了对城市是一种贡献,这一点给我们很多启发。”

  同样,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愿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获得了“城市化的现代农村,梦想中的宜居家园”评价的宁波滕头村在此展示。

  走进宁波滕头村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屋顶种树、屋边绕竹、园内种稻、放养鱼鸭的农村生态,还可为垂直绿化、垃圾无害处理等城市需要解决的难题提供参考。滕头村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亮相,告诉我们,人类要发展,不仅要关注城市,更要关注乡村,实现共同进步。

  崇明到世博园寻样本

  城乡互动发展,城市要带动乡村,乡村要为解决城市难题提供借鉴。

  2009年10月底,家住“长江尾”的70万崇明老百姓期盼已久的长江隧桥正式通车,从根本改变了交通不便的状况。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又为崇明这个曾经偏僻的区县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的样本。

  伦敦案例零能耗生态住宅项目通过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源热能联动,实现了空间内的通风、制热、制冷、除湿、加湿等,安置在屋顶上的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 正是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和热交换的重要工具。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环保、节能技术在崇明应用,希望有更多的新技术在崇明落地和实践,让崇明成为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土。崇明要打造世界级的现代化生态岛,这可以帮助他们测测低碳发展的成本。

  按崇明总体规划,至2012年,全岛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至2020年,全岛村级居民点数量控制在188个以内,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化,是否会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前是这样,未来就不一定是这样。城市未来馆内一座由废金属零件、旧轮胎等垃圾做成的雕塑,映射在幕布上是漂亮的城市天际线,让人感悟到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过程。彭沉雷表示,应用清洁能源是崇明未来的必然选择。目前,崇明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4万千瓦时,明年底将达10万千瓦时;陈家镇生态示范楼运用了10项节能环保新技术,综合节能达到75%。“我们准备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未来3到5年,就可以看到崇明不一样的城市化。”彭沉雷在世博园为崇明的城市化发展找到了新路。

  以人为本规划城乡

  城市和乡村是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关系。在长三角,此种景象已初现。绿水柳岸边,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公寓房整齐排列;新的社区服务中心里,卫生、劳保、养老等服务一应俱全;公交车能从市中心直达每个村……

  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表示,其实中国城市化进程非常之快,全世界走城市道路用两百年时间,1800年整个世界的城市化率只有2%,1900年达到13%,2007年整个世界进入城市时代,中国的速度更快,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是18%,2010年这个比例接近50%。“但是,乡村永远不可能消失,因而我们非常强调城乡互动。”周汉民说。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既是浙江嘉兴西塘的宣传语,更是潘海明真实生活的写照。古镇的开发,让西塘原住民有了更大的表演舞台,却丝毫也没有改变他们几十年来的生存状态。西塘凭借的不仅是古镇特色和文化积淀,更是古镇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是西塘的特色,也是嘉兴的特色,对于城乡互动,城镇的保护与开发,乃至整个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在嘉兴,更大的实践正在进行当中:从13111个自然村落到48个现代新市镇和379个城乡一体新社区的规划布点;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市农民向新市镇和新社区搬迁集聚率达到25%以上。

 

(责任编辑 曹杰)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