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作者: 来源:人事部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供销合作社“十二五”重点工作专项规划
 
 
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是兴社之本,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和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实施人才强社战略要求,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与形势
“十一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重大机遇,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改造,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供销合作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人才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改革解困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才队伍总体稳固发展,通过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聘用,补充了一大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新鲜力量。截止2009年底,全系统共有从业职工173.56万人,比5年前增长14.8%,大专以上学历21.66万人,比5年前增长50.1%
——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社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激发了一大批企业家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在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活力逐步显现。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干部比重不断提升,一大批年富力强、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效加强了供销合作事业的各级领导力量。
——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随着供销合作社业务领域的迅速拓展,系统上下已经深切体会到人才不足对事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全系统的普遍共识和迫切要求。
面对蓬勃发展的供销合作事业,人才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是: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比重偏低;系统人才总量不足,市、县以下供销合作社人员老化和人才匮乏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人才储备存在较大差距,各类专业型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开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工作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等等。
“十二五”是供销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系统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下大力气突破人才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确立人才工作的核心地位。全系统要超前谋划、统一部署、强力推进人才工作,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来抓,真正发挥人才强社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供销合作社向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进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给人才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务必清醒只有建设好人才工程,才能支撑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供销合作事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全系统人才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和良好环境,要充分把握好当前的有利时机,坚决推动全系统人才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工作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社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开发利用系统内和系统外两种人才资源,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一支总量稳定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特点日益鲜明的具有供销合作社比较优势的人才队伍,为全系统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2015年,全系统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引进和造就规模、结构、布局、素质同新一轮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快形成供销合作社特色人才优势,进一步体现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基本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格局。
——人才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全系统从业人员增长保持与业务发展需要同步和适度超前,人才紧缺状况有效缓解,基本满足改革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全系统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由现有的12.5%提高达到20%,总量达到6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比例由现有的1%提高达到3%,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
——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吸纳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打破新项目、新业态、新领域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为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完备的人才支撑。
——人才队伍特点更加鲜明。在合作经济、现代流通、现代服务业、网络建设等供销合作社优势行业形成人才积聚,涌现一批国家级顶尖人才,初步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
——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健全特色突出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更加灵活的人才发展机制,使人才工作环境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效率。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供销合作事业领导者和管理者队伍
牢牢把握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必须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队伍。要选好配强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大胆启用一批敢于超常发展、善于战略谋划的干部,放手使用一批具有创业激情、强力推进工作的干部,把业绩突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成批量地选拔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同时注意保持班子相对稳定。总社重点抓好全系统领率机关和省级社领导班子建设,省级社重点抓好县级社特别是网络薄弱和空白县社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对省级社班子的配备和建设,总社进一步加强工作,在配备上试行资格审查,在工作业绩上加大考评力度,对省级社班子的工作表现和考评结果向省委及其组织部门反馈。省级社在市级社、县级社领导班子的配备上,也要与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沟通,大力推荐那些踏实苦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对不安心工作、贻误事业发展的要建议作出调整。着力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监事会组织建设。总社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从地方选调一部分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进来,加大对机关干部特别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力度。总社每年选派20名左右局以下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同时安排相当数量的系统干部到总社机关及直属单位挂职,形成双向交流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干部比重,形成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对于县级社主任特别是新任职的,总社继续加强培训。同时,加大对各级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在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方面的培训力度,确保各级管理者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掌握推进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各级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至少每两年参加一次上级社组织的专门培训。努力将供销合作社纳入当地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能力素质。
(二)突出培养造就一支充满活力的企业家队伍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新网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托,是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社有企业,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一支干事创业的企业家队伍,要把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力争到2015年,重点培养造就200名左右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的大型企业集团优秀企业家和5000名左右熟悉市场情况、善于开拓经营的高级企业管理者。鼓励社有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国内外进行高水平培训。通过公开选拔、市场招聘引进一批优秀管理者。总社每两年在全系统评选一次百强企业和50名优秀企业家,对百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50名优秀企业家在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三)大力开发“新网工程”等建设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新网工程”建设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点,要把人才开发作为“新网工程”的战略配套工程,确保“新网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谋划、优先安排。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项目运作、资本运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等8类业务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和提升现有人才队伍水平,抓紧引进关键岗位急需人才,及早培养和储备一批骨干人才,力争5年内上述8类人才总量增加50%以上。“新网工程”建设拿出专项开发资金,企业优先确保人才经费投入,各级培训机构和协会须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系统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口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力度,努力实现培养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总社将根据“新网工程”等建设重点领域人才布局,拿出急需紧缺人才专项培养方案分类推进,同时牵头做好有关对接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急需人才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基本满足“新网工程”等建设重点领域新增用人需求。
(四)扎实推进以合作社组织发展人才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各类协会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组织基础,也是国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好这些组织的带头人,建设一支热爱供销合作事业的合作社组织发展人才队伍,对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意义深远。总社、省社、市社、县社要四级联动,力争5年内,以合作社组织发展人才为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60万人次左右。其中,2.1万多名基层供销合作社主任每年轮训一次,受训时间每年不低于20小时;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带头人50万人次左右;培训农产品经纪人100万人次左右,重点完成10万名骨干的培训;培养其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00万人次左右;力争以上人员50%通过国家人才评价认证。继续推进协会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围绕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特点,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协会人才队伍,协会工作人员总量达到1820万人。总社继续选派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到协会任职,切实发挥协会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五)建设并有效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用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供销合作事业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加大对科研院所、职业教育院校等专业技术人员密集单位市场化改革力度,改进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充分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积极推动院企合作,着力培养一批了解市场需求的高水平研发人员,不断提高系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重视发挥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强化“人才+项目”的培养方式。依托国家和总社级工程中心建设,积聚一批专业人才,切实发挥专家作用。充分利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博士后工作站制度等机制。力争5年内,培养造就50名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型领军人才,500名左右居于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六)大幅度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比重
技能型人才是一线操作者,高技能人才的比重体现了人才队伍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高质量开展业务的重要保证。总社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职业的培训鉴定投入,加强系统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职业准入制度,不断提升行业技能人才职业化水平。到“十二五”期末,高技能人才比例由现在占供销合作社系统职工总数的1%提高达到3%,年均培训1.2万人。
“十二五”期间供销合作社人才发展一览表

人才类别
开发重点
发展目标(人)
总体人才
大幅提升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比重
比例提升到20%
60万左右
领导者、管理者人才
大胆启用一批敢于超常发展、善于战略谋划
的干部
放手使用一批具有创业激情、强力推进工作
的干部
强化各级班子力量
改善各级班子结构
实施总社机关和系统干部双向挂职交流计划
每年各20
强化网络薄弱和空白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培训
在已轮训基础上
新任职即培训
抓好各级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培训
至少每两年参加
一次上级社培训
企业家人才
优秀企业家
200
高级企业管理人员
5000
“新网工程”
等建设重点领域急需
紧缺人才
连锁经营人才
总量增加50%以上
物流配送人才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项目运作人才
资本运营人才
财务管理人才
市场营销人才
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人才
合作社组织
发展人才
基层供销合作社主任
每年轮训一次
不少于20小时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带头人
培训60万人次
农产品经纪人
培训100万人次
重点10万骨干培训
认证比例50%
其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培训100万人次
认证比例50%
职业化、专业化的协会人才
总量达到18-20
专业技术
人才
专家型领军人才
50
行业国内前沿水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500
高技能人才
以供销合作社特有职业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加快总量提升
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由1%提升到3%
每年新增1.2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才工作领导。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人才工作领导体系,打破以往管理分散、缺乏统筹的工作局面。总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社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总社人事部、科技教育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参加,总社人事部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总社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社和系统人才工作的谋划统筹,通过责任分解,把规划有效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相关责任人。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系统的人才引进同供销合作社当前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布局相匹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快调整人才队伍结构,缓解人才急需紧缺状况。敢于放开视野,创造进人条件,拓展用人领域,通过公开选拔、招聘、猎头等多种方式,重点引进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发展急需各类高层次人才。把结构调整的发展需求同增加就业的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坚决破除维持现状的思想,充分把握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吸纳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全系统每年争取接收10万名以上。培养和引进一批懂经营、会招商、善协调、能攻关的管理人才,根据全系统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际,组建精干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做好人才培训工作。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联社领导班子的培训力度,对企业家人才进行高层次培训,对“新网工程”建设急需紧缺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培训,加大对各类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认证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总社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组织体系、培训中心、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院校等培训资源,分级分类抓好培训工作。全系统每年培训50—100万人次,其中总社本级每年培训 2万人次,五年内所有干部职工至少轮训一遍。
(四)加快人才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完善考核制度,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衡量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考核在人才工作中的导向、监督和评价作用。总社将人才工作纳入直属单位和省级社班子考核内容。总社设立人才工作奖励制度和荣誉制度,拿出专项资金,对人才工作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表彰,对进入国家级的各类人才进行奖励。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费用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开发投入比重。
(五)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建立人才基础信息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供销合作社人才信息网,实现系统人才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供销合作社人才库管理体系,重点推进全系统年度人才发展报告、人才资源普查抽查、人才分类和评价、人才储备及调配等工作。同时,加强系统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组织联合招聘和供需见面会等方式,实现系统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系统整体影响力。
(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在观念上突破,树立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人人能成才的坚定信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条条框框,把真正的人才选出来、使用好。在人才使用上,不能求全责备,对于某些特殊人才,允许他们各有千秋。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必须坚决摒除,一切阻碍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都必须坚决打破。学习借鉴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有益经验,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加快构建更加高效灵活的市场化人才发展机制。坚持以用为本,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更加灵活的机制留住人才、更加多样的方式培养人才,努力在全系统营造出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进人才开发的有利时机,着力在争取政策支持上取得突破,真正使供销合作社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国家统一规划中,使供销合作社各类人才队伍成为国家人才队伍总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做好与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重点工程的对接工作,积极推荐和培养国家级人才,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供销合作社人才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对系统人才工作的指导
(一)搞好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密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好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发展目标,细化落实措施和责任分工。
(二)提高认识,优先人才发展。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确立在加快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及时发现总结、交流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三)认真部署,推动全局工作。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对全系统“十二五”人才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总社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的重点任务,分别形成专项的具体落实计划,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就本单位的人才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和落实。形成上下合力,推动全系统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