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峪小米会成为山西的又一张名片”

山西榆社县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纪行

作者:白琦瑛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9月13日,伴着淅沥的小雨,绕过重重山路,在行驶近100公里后,记者来到位于太行山西麓、悟云山下的榆社县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粉刷一新的生产车间,看上去一派欣欣欣向荣的样子。

  “我们合作社最近正在重新修整,又引进了一批价值二十几万元的新加工设备。”榆社县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建福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还增加了社员培训室,为社员以后的培训学习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从2004年合作社正式挂牌至今,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内部机制、提升生产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走上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之路。截至2010年,合作社已由创设初期的5名社员、3万元资金,增加到301名社员、100万元资金;由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为拥有总资产316万余元、职工50余人,同时带动农户3900多户。合作社年生产、销售以小米为主的各种小杂粮180万公斤左右,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实现利税156万余元。金灿灿、高品质的“河峪小米”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榆社的广大“谷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合作社理事长王建福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合作社创建伊始,便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经营管理方法。他针对农民经济意识不强、质量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亲自深入到农户家中、不厌其烦地给种植户讲解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性、激烈竞争的残酷性,从源头上强调质量第一、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他常常告诫社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信誉是企业的生存线、互利是企业的发展线、造假是企业的毁灭线。社员冯应文说,在产品质量方面,他们理事长可谓是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总是“小题大做”、“罚一吓百”。

  在西周村基地,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为记者详细地讲解了各个谷子品种的种植特点、产量价值、营养成分。这些技术人员说,当年他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耐心地指导农民的。现在,所有跟合作社签订了谷子种植合同的农户,一改以往简单粗放的种植观念,认真地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科学种植方法种植,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种植队伍,产品质量才有保障,有了过硬的产品,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建福如是说。

  在利益分配方面,王建福把握的唯一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使种植户获益。合作社实行“二次返利”,按照4:4:2产品销售利润比例分配,将合同价格之外利润的40%返还社员,40%做公积金、保险金,在无风险时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在市场低迷或自然灾害时补偿社员,剩余的20%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2008年风调雨顺,企业效益良好,合作社为种植户二次返利36万元。

  王建福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甘苦、农民的脾性。一个搞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与信任,有天大的雄心也难成气候。”

  2009年以来,合作社几件大事的落实,让王建福颇为自豪。一是新开发的“五色小米”(红、绿、黑、白、黄)成功上市,填补了市场的一项空白;二是争取了多年的厂房扩大占地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大型小米加工机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年加工转化300万公斤小米的目标将成为现实;三是跟香港一家公司签订了出口谷穗的合同。

  现在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建有产品展示厅、社员培训室、化验室、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农村综合服务社等。随着合作社“五色小米”的开发,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提升。合作社已将“五色小米”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年加工谷子8000吨。现在,“河峪小米”系列产品己远销太原、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

  自古以来,山大沟深、闭塞落后的榆社县,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虽然地处时下热论的晋商腹地,但是功成名就的“晋商大院”里却难觅榆社人的乡影,跟晋中平原各县紧紧相依的榆社远没有太谷、祁县、平遥等县的商业兴、名气大。如今,随着榆社人思想观念的改变、交通等硬件方面的改善,绿色纯净的榆社土特产正自信十足地走出山沟,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王建福自信地说:“‘河峪小米’会像‘平遥牛肉’、‘太谷饼’那样,成为山西的又一张名片!”

  (实习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