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作者:欣闻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3月5日,粮食连年增产成为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粮食“八连增”,为“十二五”开好局奠定了基础,为应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和经济社会变动赢得了主动。然而,在人口刚性增长、国内消费升级、工业用途拓宽等因素影响下,“八连增”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长期而言,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粮食生产的弦绷得越来越紧,这一点我们必须头脑冷静。”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自立委员表示。

  粮食生产向主产区、大户集中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更有针对性

  “粮食八连增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扶持‘三农’发展的好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代表说。

  随着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国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其中,主要用于粮食的农业“四补贴”规模扩大到1406亿元,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增加到225亿元。

  8年来,粮食生产向主要品种集中、向主产区集中、向大户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产区、主要品种和新的主体力量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越来越明显。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422万吨,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

  “从一家一户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是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许为钢代表说,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大多是面向分散农户,规模生产者享受不到,还要支付不断增长的土地流转费用,这就使生产者更倾向于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他建议“国家对流转耕地发展粮食规模生产的农户给予奖励”。

  “产粮大市、大县往往也是财政穷市、穷县。”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代表坦言,近年来,国家运用财政奖补等多种杠杆和手段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产粮地区的财政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她希望国家能在现代农业示范县、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等涉农项目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上,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如何更好发挥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委员建议,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向种粮大户倾斜,给予粮食主产县(区)增产补助、调粮补助,鼓励农民和主产区多种粮、多增粮、多售粮。

  气象灾害、病虫灾害风险加大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增产中的作用

  粮食连续8年增产,突破了“两增一平一歉”的周期性波动,在极端气候增加而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的情况下实属不易。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科技减灾,科技增产。

  “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科技在粮食丰产上的作用功不可没。”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委员表示,“特别是在提高单产上下足功夫,才支撑了我国粮食连年丰产。”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每亩688.8斤,比上年提高3.9%。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

  “粮食单产从建国初期的120斤达到了现在的近700斤,高起点上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最大的风险是气候的不确定性。”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委员认为,我国农业的抗灾能力并不强,过去强调高产稳产技术,今后应更加注重抗逆性品种的培育。

  气候异常增加了病虫草害发生的风险。“如果不加以防治,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粮食约为当年粮食产量的30%,达到3000亿斤左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代表说,目前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防治水平低,增加了投入,也会给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他建议国家“加大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扶持力度”,扶持组建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为分散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减少病虫害引发的粮食损失。

  防灾减灾,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储存环节同样需要重视。我国农户家庭储粮约5000亿斤,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储粮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储存过程中损失惊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相当于6000万亩良田一年的粮食产量。对此,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委员建议,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更多农户配置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备,使项目地区农户储粮损失率降低到2%以下。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社区党总支书记章联生代表建议把种粮补贴和防灾减灾结合起来,把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重点用于扶持农田水利、农业科技、良种推广等农民个人投不起的地方。”

  中低产田成为巨大限制因素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刻不容缓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代表、委员们认为,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质量的提高来缓解数量不足的矛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刻不容缓。

  “耕地质量低,造成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委员提供给记者一组数字:我国4大作物的平均实际单产为302公斤,略高于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3公斤的一半,不到高产记录980公斤的1/3。“这表明大部分耕地的肥力状况满足不了高产品种的生长需要。”他认为,“71%的中低产田已成为粮食持续增产的巨大限制因素。”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代表对此表示认同。“中低产田面积大、比重高,是制约安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粮食增产的潜力所在。”纪冰说,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安徽约有4000万亩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5%左右。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以水利综合治理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就能从2007年的580亿斤提高到800亿斤。

  “有数据显示,如将占耕地总量10%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就能使其单产提高10%,相当于新增耕地1300万亩。”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委员强调,耕地质量建设不仅仅是土壤培肥,而是要建设包括耕层厚度、排灌设施、生态环境等在内的高标准农田。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部门分割的体制,大多是采取一些单项技术措施。”黄鸿翔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把各有关部门的相关项目统一组织,把提高土壤肥力、排除障碍因素、提高抗灾能力和改善环境条件统筹起来考虑,“建议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规划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是在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高峰时至少应该建设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要实现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还必须充分激发耕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相关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谢德体委员建议,“建立以耕地保护基金为着力点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非常必要。”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