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筑四大网络 服务城乡现代流通

作者:杨传堂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流通活则百业兴。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都离不开农村现代流通水平的提高。党的十六大以来,供销合作社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加快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积极恢复重建网络空白地区经营阵地,并在全国和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建网布局,目前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新型经营服务网络,在服务城乡现代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资料是事关农业生产和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物资,也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主阵地。近年来,供销合作社以提升农资供给保障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快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网络全覆盖。一方面,在粮食主产区、重点交通枢纽、港口码头等重要节点建设农资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构建支撑全国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的骨架;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农资连锁网点,扩大网络覆盖面。目前,供销合作社已发展农资连锁网点26万多个,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镇,农资供应量占到全社会的70%,并承担了70%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和救灾储备。特别是近几年在全国800多个粮食主产县建设的农资仓储物流库,充分发挥了淡储旺供功能,有力保障了重点农业产区的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

  积极开展新型农技服务。依托覆盖广泛的农资网点,大力推行技物结合的经营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信息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综合农技服务。帮助农民既节约了投入成本,又提高了产量,深受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的欢迎。

  着力打造全产业服务链条。为从源头上保障农资稳定供应,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大型农资企业着重加强了上游资源基地建设,打造全产业服务链条。消化了农资上游上涨成本,抑制了价格过快上涨,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初具雏形

  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但长期以来,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较差,商品价高质次的现象较为普遍,制约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使这一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一个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正逐步形成。

  新型经营业态加快形成。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为支撑,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农村零售终端建设。目前,供销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县有配送中心、乡有综合超市、村有便利店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连锁网点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

  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不断崛起。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拓,新合作、江苏苏果、四川老邻居等一批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壮大,跻身行业发展前列。其中,新合作商贸连锁公司发展连锁网点近10万个,遍及全国16个省份的800多个县域市场。近年来,“新合作”等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还积极挺进二、三线城市,加快建设购物广场、大卖场等适合城市消费特点的大型综合商场,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经营模式,成为能够与跨国零售商同台竞争的本土品牌企业。

  农村社会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供销合作社依托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充分发挥“一网多用”的优势,积极拓展家电、图书、药品等连锁经营业务,并与邮政、电信、保险等部门合作,代办报刊征订、手机充值、保险代理等业务,既方便了群众,还拓展新的消费空间。

  在农村综合服务领域,供销合作社年复一年的坚守,给农民送去的不仅是商品、是服务,更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爱。

  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快速铺开

  针对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交替出现、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的情况,供销合作社把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产品市场布局全面加快。供销合作社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结合国家和地方总体发展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了一批经营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在主销区和集散地建设了一批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在城市社区大力发展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平价商店等零售网点,逐步构建起大中小市场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网络。2011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达2461亿元,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有256个。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供销合作社顺应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着力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对200多家全国或区域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改造升级,建立完善了市场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检验检测、电子结算和信息服务等功能,显著改善了交易条件和交易环境,大幅提升了市场的集散吞吐功能,带动了区域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

  产销对接广泛开展。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给消费者以实惠,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行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广东、山东、辽宁、江苏等地供销合作社,通过建立农产品直供渠道和农产品专业物流,一头联接农产品基地,一头对接城市社区等消费终端,力求做到蔬菜等生鲜食品“朝发夕至”,平均节约20%至50%的流通成本,使农民和市民都得到了实惠。2011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直接收购和帮助农民推销的农副产品达3900亿元。

  此外,供销合作社还大力发展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棉花经营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纺织企业集聚区,收购量占到国内棉花总产量的55%以上,成为棉花市场销售和调控的主渠道。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扎实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有利于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供销合作社作为再生资源行业的传统主导力量,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产业的机遇,抢滩布局,织网络、上项目、建园区,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收利用网络日趋完善。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依托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整合社会回收站点,在村镇和城市社区加快建设规范化的回收网点,在重要集散地建设专业化分拣中心和交易市场,在资源富集区建设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网络。目前,供销合作社年再生资源回收额1500多亿元,占全社会回收总额的50%以上。

  综合加工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回收利用率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扭转这种局面,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安徽双赢再生资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投资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引进国际先进的行业理念、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深入推进再生资源绿色回收和精深加工,大幅提升了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水平。可以说,供销合作社正在推动整个再生资源行业由简单废物回收向综合加工利用转变,引领和带动了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生态和环保效益明显。废旧商品经回收加工制成再生制品,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为我国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提供原料和资源支撑,还能大幅降低能耗,促进节能减排。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成300多家年回收再生制品超20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万吨。

  总的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中,我国流通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加快构筑四大经营网络,积极服务城乡现代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责,也是供销合作社自身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网络的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拓展网络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在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