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社联手,空壳村变生态文明村

烟台市牟平区供销合作社“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运行模式让多方受益

作者:张海峰 李宇人 于冬亮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烟台市牟平区供销合作社通过与高陵镇下潘格庄村 党组织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实行“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运行模式,将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为村民提供服务的能力,让多方获益。  □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李宇人 见习记者 于冬亮 “黄金村”的沉浮 7月24日下午,驱车从牟平城区向南16公里,一座中型水库沐浴在落日余晖下,水库东边便是高陵镇下潘格庄村。 

 

面对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民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等发展趋势,通过新型经济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实行“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运行模式,将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为村民提供服务的能力,让多方获益。
 
“黄金村”的沉浮
7
24日下午,驱车从
牟平城区向南16公里,一座中型水库沐浴在落日余晖下,水库东边便是高陵镇下潘格庄村。

一进村,便是一个宽敞整洁的公共活动场所,这里是该村的社区服务中心。红白相间的花墙上写有村规民约和活动标语,文化书屋、党员活动室、社区卫生室、农资超市一字排开,一个大大的日用品超市里面各类商品齐全,前面则是安装有12套健身器材的文化建设广场。村内主要街道及小巷全部硬化,安装了路灯和摄像头,还设置了垃圾收集点。村里80多岁的老党员徐祝亭告诉记者,想想5年前,这里发生的变化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下潘格庄村位于高陵镇驻地东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高陵水库的移民村,该水库也是目前牟平最大的水库和最主要的水源地。全村共有330多户950多口人,土地约2000,其中山峦地近800亩。

村民传统主要靠种植花生、玉米为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里曾着实红火过一阵。那时在村头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金矿,靠着它,下潘格庄村摇身一变“黄金村”,很快建起了三层的办公楼,一度令人艳羡。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无区位、无产业,资源开发的路子走不通,村两委对未来发展也没有好的规划和办法,下潘格庄村陷入了困境,村集体多年没有收入,三层的办公楼也因无力偿还债务被银行收走。村民没有致富门路,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不足4000,别说放在胶东,在全省也是低的。

无论从社会管理、集体经济还是农村党建等方面来看,下潘格庄村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社区服务中心赢得群众心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现任村委会主任、45岁的徐超。徐超是本村人,头脑活络,有一番雄心。2007年村两委换届,800张选票中徐超获得430,在村里得票最多。
徐超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村里种植结构有很大的调整余地,如果结合当地山峦地比较多的特点,改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果品,再搞个专业合作社,村里应该很快就能见到致富效果。

但现实给缺少这方面经验的他上了一课。几番呼吁,村民,甚至很多村干部、党员都不信任他,更不买账。一年多下来,没见多少起色,在次年的党支部会议上,已经是预备党员的徐超,一票之差不过半,未能转正,这让徐超的自尊心很受打击。

正当徐超意志消沉之际,来了帮手。2009年牟平开展了双联双包等帮扶活动,牟平区供销社开始从多个方面参与下潘格庄村的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随后该社委派刘家夼镇供销社主任徐文广挂任下潘格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60岁的徐文广介绍,刘家夼镇供销社的主营产业是苹果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在当地拥有2000多亩的基地和数个专业合作社,每年仅果品出口1000多吨,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

徐文广和徐超经过一番商议,供销社的优势是农资和日用品供应链条、果品经营渠道以及领办合作社的经验,最后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赢取村民和干部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筹备成立专业合作社。

很多地方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是合村并居的产物,但在下潘格庄村目的则相对比较单纯,就是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009,区供销社出资90万元,并争取了省、镇扶持资金,村里建设了一处占地面积7亩的社区服务中心,年底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了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等经营场所,也有社区卫生室、党员活动室、文化书屋、健身广场等公益服务项目,同时预留了专业合作社用房。

有了服务中心,村民特别是卫生室建起来之后,从镇卫生院派来了常驻的村医,让村民就医看病大为方便,广场更成了村民们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村委会在村民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炼成”生态文明村

20098,刘家夼镇供销社根据村内实际发展状况,带领下潘格庄村村民共同出资成立了君正农业专业合作社,徐超任合作社理事长,徐文广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社员一开始只有6人。
合作社开始积极引导村民开展苹果、西瓜、蔬菜种植,引进传统复古苹果品种,建设蔬菜和西瓜大棚,并开展技术培训和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直供和测土配肥业务。同时合作社结合烟台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蔬菜果品标准化基地,利用供销社的渠道优势,开展农超对接。

徐文广介绍,合作社目前现已发展社员157,社员出资总额200万元,苹果已发展到200多亩;合作社还建设蔬菜种植大棚10个、家禽养殖场2,由本村20多户农民参与生产经营,每年可为农民创收70多万元。而新近发展的两名党员全部是合作社社员。

去年初,高陵镇副镇长曲林就任下潘格庄村第一书记后,通过区供销社、合作社的平台,积极申报河道整治、道路网化、蔬菜基地建设等5个项目,去年更被评为区生态文明村,获政府扶持资金近60万元。资金、项目、人才的汇集,让下潘格庄村逐渐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去年村民纯收入已经比2008年翻了一番多,成增长速度在全区最快的村之一。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