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比如县国合商业联营公司:深化改革增活力 抢抓机遇谋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1992年比如县各乡镇供销合作社被并入比如县贸易公司,成立了比如县国合商业联营公司,承担比如县供销合作社职能。公司现有职工58人,拥有资产总额586万元(包括10个乡镇供销合作社网点)。近年来,公司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克服困难,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在构建农牧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稳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

  一、创新体制,迅速扭转亏损局面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体制不新、机制不活,比如县商业联营公司一度陷入了困境,企业亏损,资金匮乏,生存面临严峻挑战。2010年,公司与县粮油公司重组改制,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经营情况迅速扭转。2010年、2011年公司分别实现利润总额30万元、50万元。

  二、化解难题,确保职工队伍安定团结

  改制前,公司有58个职工,却有90万元债务,职工每月工资只有300元左右。更严重的是公司还有27名职工属原基层供销合作社半脱产职工,都是既无牲畜也无农田,更没有任何工资待遇的老年职工。这些人家境比较困难,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存都成问题。比如县地处藏区,政治形势敏感,如何确保职工队伍稳定,避免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当地社会局势稳定成为公司的一大难题。改制后,公司领导班子通过摸查发现,这些人因没有补交个人养老保险金而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共需补缴270万元。公司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那曲地委、行署及自治区有关部门,于2009年9月完成了公司半脱产人员补交养老金的全部工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公司承担了59万元养老金补缴资金,办理了这些职工的退休手续并挂靠公司,彻底解决了老职工们的后顾之忧,也为那曲地区原基层供销合作社老职工退休、养老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起到推动作用。

  三、项目带动,不断拓宽经济增长来源

  一是利用公司富余劳动力及自身有利的地理位置,于2011年投资400万元把原来的一栋一层旧楼房拆除,重新修建了一栋4层商业用房,拥有了40多间经营门面。二是在原有糌粑加工销售基础上,引进新的食品加工等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将纯酸奶、纯酥油、扎拉等畜产品,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一起投放市场,年增加收入56万元。三是通过整合资源推进流通网络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累计自筹资金2300万元,获得总社“新网工程”以奖代补项目资金230万元,兴建起集住宿、超市、娱乐等为一体的经营实体,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47万元。

  四、创新服务,积极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公司始终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有效途径,围绕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牧业发展要求,采取有效方式,将自身业务发展主动融入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之中。特别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司主要领导深入乡、村及县周边寺庙,开展感党恩、体民情、宣传党的助农政策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帮助和指导农牧民增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