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4年一季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总社的各项工作部署,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沉着应对,稳健经营,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实现销售总额7316.9亿元,同比增长18.7%;全系统企业汇总利润43.3亿元,增长20%。分行业看,农资、农副产品、消费品零售、再生资源四大主营业务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80.5%,其中,再生资源类、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速,农资销售额同比下降。

  (一)农资供应充足,化肥价格下跌。农资销售额1273.5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化肥销售3245.9万吨,增长1.5%,销售额1121.9亿元,下降2.4%。化肥库存3212.6万吨,同比增加9.8%。农用机械、种子种苗饲料销售额为14.7亿元、27.9亿元,分别增长2.1%和21.8%。总体上看,今年春耕期间备肥充足,农民用肥成本低于去年。受益于国家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工作和农机补贴政策,种子和农机行业前景看好。

  (二)农副产品购销快速增长,棉花业务下滑。农副产品购进额1674.8亿元,同比增长25.4%。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1113亿元,增长51.7%。干鲜果品类、干鲜菜和肉禽蛋类销售额分别为162.6亿元、141.9亿元和149.2亿元,分别增长24%、32.3%和12.5%,畜产品、食用菌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增幅均在25%以上。受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棉花购销增速下降明显,棉花购进243.6万吨,增长12.2%,增幅同比下降48.9个百分点,售给生产经营使用145.4万吨,同比回落5.4%。

  (三)日用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乡村快于城镇。受春节节日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日用消费品行业保持良好势头,零售总额达2590.5亿元,同比增长26.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1724.8亿元,增长26.3%,乡村865.7亿元,增长2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0.2%。

  (四)再生资源购销较快增长,价格依然低迷。受各地加强重视再生资源工作、经营网络不断拓展等因素的推动,再生资源回收额403.6亿元,销售额457.1亿元,分别增长36.5%和32.9%。其中,废旧金属回收额282.2亿元,销售额313.5亿元,分别增长29.6%和22.4%;废旧非金属回收额121.5亿元,销售额143.5亿元,分别增长55.8%和63.4%。但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再生资源主要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五)县及县以下销售增速较快,占全系统比重有所提升。县及县以下销售5400.4亿元,同比增长21%,快于系统平均水平,其中县级社销售额3925.8亿元,同比增长24%,基层社销售额1475亿元,增长10.2%,县及县以下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比重达73.8%,比去年底提高1.4个百分点。基层社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294.2亿元,购进农副产品275.6亿元,分别占全系统的32.8%和16.5%。县及县以下供销社为农经营服务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

  (六)新兴业务增速放缓,总体规模偏小。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和资产经营等经营额70.7亿元,增长11%,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9.8个百分点。受农资进出口减少影响,进出口总额113.1亿元,同比下降11.6%,其中进口额54.3亿元,下降14.7%,出口额73.6亿元,下降9.3%。

  (七)企业费用有所降低,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成本控制、完善考核办法等举措,主动挖潜增效,有效降低了费用支出,拓展了企业的盈利空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率比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低2.4和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长率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受今年国内资金面持续紧张,贷款难度增加,融资成本普遍上升,系统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高利率及较高风险的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占总借款比重达87.2%,一季度由借款产生的利息支出占息税前利润的45.1%。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一季度增速回落明显。一季度全系统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增速放缓的态势,1、2、3月份销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3.4%、20%和13.4%,一季度同比增长18.7%,与2013年相比,增幅降低了6.9个百分点。其中,农资销售额由增长变为下降,农副产品、再生资源销售增幅分别回落22.2和1.4个百分点。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系统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压力很大,对此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妥善应对。

  (二)农资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传统业务模式增长空间收窄。一季度农资销售额同比下降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形,主要原因在于农资行业已进入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市场低迷的困境,尿素出厂价从春节前的1700元/吨跌至1400元/吨,跌幅达18%,这种春耕用肥期间尿素“不旺反跌”的现象比较少见,价格跌幅之大也是近年来少有。由于农资市场经营主体过多,竞争激烈,销售差价过小,企业经营利润微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亏损,大多数农资企业在低谷徘徊。农资企业处在加快经营服务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三)棉花市场受政策主导,流通企业经营空间小。今年上半年国内棉花市场继续呈现以政策为主导的特点。企业用棉以储备棉竞拍为主,棉花流通企业被排除在储备棉投放竞买市场之外。棉花期末库存量处于历史新高,下游纺织市场难有明显起色,棉花市场需求不足、供给严重过剩、价格下滑,棉花流通企业经营难度大、盈利空间收窄。

  (四)再生资源主要商品价格走低,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废钢铁均价从一月的2485元/吨跌至三月的2410元/吨,跌破了往年的最低价。废铜从一月的51500元/吨一度跌至41300元/吨,3月末稍有所回升。废纸市场供过于求,原料需求疲软,价格下跌明显。废塑料市场行情走势低迷,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

  三、工作建议

  从全系统经济运行看,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同时自身发展基础不牢固,主营业务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新兴业务发展规模和水平不高,也对经济增速提升构成制约。全系统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认真贯彻总社五届九次理事会议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精神,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统揽全局,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步伐,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风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保持经济运行平稳较快发展,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密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增长回升动力不足,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行趋势,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降低,出口下滑,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企业放缓原材料采购,生产活跃度下降,国内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GDP同比增长7.4%,低于全年发展目标。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会使一些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化。因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尤其需要关注一些潜在风险隐患,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用好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化解不利因素,巩固全系统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的基础。

  (二)重点加强化肥市场预警,引导系统农资企业加快经营服务创新。今年各地春耕备耕启动以来,农资市场淡旺季区分很不明显,呈现旺季不旺的鲜明特征,针对这一新情况,全系统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春耕化肥供应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避免市场供应出现大的波动;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刚刚发布的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预警报告显示,到2015年尿素、磷肥产能过剩更加严重,总社农资局、农资流通协会要重点关注化肥市场变化,做好相应预案,及时向全系统发布化肥市场预警;农资流通企业要加强市场走势研判和行情分析,准确捕捉市场季节性波动的商机,要高度关注资金安全,防范生产企业的风险传导,特别是农资淡储企业要高度重视农资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经营风险,防止造成大面积亏损;要加快经营服务创新,逐步提高农机、种子、农药等业务的比重,积极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三)加强新棉花年度形势研判,促进棉花企业适度规模经营。今年一季度之后,受储备棉投放和供求形势双重影响,棉花价格以下行为主。棉花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调整储备棉销售政策带来的影响,关注国内新棉种植面积,跟踪美国实施棉花保险计划对国际棉花市场的影响,研判新棉花年度市场形势,明确经营策略,抓好棉花收购、加工、购销关键环节,把握好进货、出货时机和节奏,降低经营风险;引导棉机制造、棉花流通、棉纺企业与合作社对接,推进规模化生产、机械化采摘、产业化经营;整合完善物流服务平台,通过物流配送、购销代理、保税寄售、货权质押等多种方式扩大国产棉和进口棉经营。如果今年棉花市场价格出现过度下跌,国家将启动托底预案,供销社棉花骨干企业要积极参与托底收购,服务宏观调控,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四)把握重要农产品调控政策导向,提升农产品经营能力。密切关注一季度粮食、油料、肉类、禽蛋和蔬菜、水果市场价格波动趋势,特别是其对国家调控政策取向、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引导农副产品经营企业抓住国家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机遇,积极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参加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改造,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冷藏、分拣、初加工以及冷链物流、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全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加强向生产、零售领域延伸,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要探索建立应急调控机制,必要时通过增加调配、储藏等手段,有效缓解市场波动。农产品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行业信息收集发布、政策协调服务作用,引导行业企业提升农产品流通业务。

  (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切实防控再生资源市场风险。再生资源企业要密切跟踪国内钢铁、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形势,把握价格波动趋势,把风险管控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主要业务品种经营稳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大经营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开拓废旧家电拆解和产业废弃物加工利用、稀贵金属提炼等业务;完善回收渠道,推进与产废源头有效对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回收方式创新;以分拣加工技术为核心,提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提升优化,确保盈利来源稳定,努力向环保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

  (六)优化经营网络,巩固提高日用消费品市场份额。日用消费品企业要抓住国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的机遇,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部署和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经营场地、门店等资源的整合和挖潜力度,加强商品采购和品类管理;创新流通方式,加快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积极开展适合供销合作社特点的网络购销方式,提升经营服务现代化水平,保证经营业务稳中有进。

  (七)把握改革机遇,加强新兴业务拓展。抓住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机遇,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多元化经营服务主体;坚持探索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资金互助,拓展典当、融资租赁、土地信托等业务,推进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基层经营网点普惠金融服务功能;积极谋划推进与石油、邮政等大型企业的合作,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加强与城市社区、村两委等城乡各类服务主体的联系与合作,拓展健康、养老、旅游等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提前谋划,积极争取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