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草原上的供销灯塔

作者:任智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系统,提起张明同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不交口称誉。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培养了他对供销合作事业的特殊感情和执着追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一生算是同供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要将自身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供销合作事业”。

  不离不弃 坚守在低谷中

  1959年出生在内蒙古的张明,自小在内蒙古长大,对供销合作社的感情可以说从小时候就结下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生产的畜产品,比如牛、羊、皮毛、肉制品等都通过供销合作社销售。每当供销合作社的售货员赶着牛车走村串户,看到农牧民们买到他们生产生活的物资时露出的喜悦表情时,张明就从内心深处对供销合作事业充满了敬意。

  1988年,张明调入供销合作社工作。此时的供销合作社已经失去了以往的辉煌,并处于发展的低谷时期,而这段低谷期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在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转制最困难的几年里,面对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的种种不利局面,他没有危难退缩,自暴自弃,相反,怀着对供销事业的深厚感情,他多次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耐心地和职工沟通交流,听取职工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同时,他积极协调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主动进行汇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供销社老干部、老职工遗留多年的工资待遇、子女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遗留问题得到一次性处理。转制结束后,为了不出现差错,他亲自汇总转制情况,并将系统转制情况报送到相关部门备案,为全旗供销事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把第二次生命继续留在供销合作社

  在张明的辛勤努力下,苏尼特右旗供销合作社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激活了自身的发展活力。而此时的张明因长期劳累过度,生活饮食不规律,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不得不进行肾脏移植手术。身患如此严重的疾病,张明没有选择长期卧床调养,手术后仅仅休息了半年时间,张明就重新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供销合作事业。面对家人与同事的规劝,张明丝毫没有放弃的想法,他常常对大家说,“我要把第二次生命继续留在供销合作社。”

  2007年5月,旗社保部门下发了调查了解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养老金缴纳情况的通知要求,他听说后:“我对供销情况比谁都熟,还是让我去调查吧!”全旗供销系统1300多转制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工作又重重的落在了他的肩上,因转制工作结束近10年,有很多人员无法取得联系,他拖着患病的身体,用长期做业务、人事工作的经验,积极与系统内老职工、社会上的老关系,了解联系系统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养老金缴纳情况,在短短的3个月内,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协调任务艰巨的基础性工作。

  建设草市场 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2009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为当地饲养牛、羊等牲畜的农牧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些个体商贩将外地的草贩运过来,以很高的价格卖给亟需草料的农牧民,草的价格一时间飞涨起来,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从0.4元/斤涨到了1元/斤。一些承受不住经济压力的农牧民纷纷进行上访以求解决问题。

  面对这样的状况,张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供销合作社到底能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发挥着怎样的贡献这个困扰张明许久的问题却因为这次雪灾,为他带来了启发。“我们就做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想到这里,张明迅速筹集多方面的资源,立刻从吉林调来了200吨牧草,有效平抑了当地草料的市场价格,为农牧民们解了燃眉之急。农牧民们高兴的说,“咱们的供销合作社在雪灾中起到了暖人心的作用。”

  在此之后,为了解决当地十年九旱,每逢冬春,牧民为饲草成本过高而困扰的难题,2011年,在张明的带领下,旗供销合作社把原有的一些饲草经营户集中起来,建起饲草交易市场,由旗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民贸土畜产农资公司管理,承担起应急饲草贮备供应和平抑市场价格任务。

  市场的建成,不仅为苏尼特右旗的牧民提供了方便,也辐射到苏尼特左旗、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及凉城等地。建成后的市场有600平方米的经营摊位36个,可容纳青干草2万吨,同时有2000吨应急贮备。同时,张明还打算在饲草交易市场增加应急贮备,一旦遇有大灾,应急贮备就可以供全旗过冬牲畜吃10天左右。

  2012年冬天,苏尼特草原遇到了近年来历史罕见的的雪灾,接到旗政府的指令,张明立即组织运输车队,连夜装草,冒着严寒,奔赴灾区。由于道路被大雪阻断,中途多次无法前行,他带领人员下车推车、挖雪,经过16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及时将饲草送到了每户牧民家中,受到了牧民的好评,为供销合作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近年来,在张明的带动下,全旗供销合作社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呈现出“年年有新亮点,岁岁有变化”的可喜局面及良好的发展势头。

  (责任编辑 张帆)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