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作者:米雅娜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情况作出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一边是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的喜悦,一边是粮食库存的历史高峰,每年高昂的储藏成本,再加上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倒挂,农业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该如何化解?“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赖于农业结构性的调整。”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给出这样的答案。

  粮食问题只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之后,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两个紧箍咒”,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必须消除的制约因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这一解决方案的提出得到很多代表、委员和从业者的呼应。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高品质的牛羊肉、奶类、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非常有必要。”杜鹰表示。“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就是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着力在‘优、特、高、深’上下功夫。”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调整的方向给予了明确解读。

  而一些从业者则从更微观的层面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操作途径。在他们看来,长期以来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长远的总体规划,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经营规模小的情况也严重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滞后,技术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对市场导向的把握乏力都影响着农业结构调整。要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传统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生产过程。要对农业进行‘调结构、转方式’,所需服务将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内容,包括农资、施肥、植保、机耕、机收、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等专项服务,还有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综合性服务,且越来越需要从简单专项服务转向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综合服务。”金正大集团高管陈宏坤表示,在他看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补贴资金引导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涉农企业从事农业服务不失为一条可探索的路径。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