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茶叶机械化 千年产业再跨越

作者:鄂讯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5年,湖北省茶叶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茶园总面积486.2万亩,比2010年增加151万亩,增幅45%。茶叶总产量28万吨,比2010年增加11.5万吨,增幅69.3%。茶叶农业产值131.9亿元,比2010年增加79.5亿元,增幅151.7%。茶园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由种茶资源大省实现产业大省跨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功不可没。”省农机局长刘长华近日表示。近十多年来,湖北省茶叶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部分茶产区机修剪率达到了90%以上,机采摘率达到了50%以上。

  湖北省种茶历史悠久,长期位居茶叶大省之列。那么,机械化,给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呢?

  遇上机械化,规模种植成时尚

  “机械采摘要求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机械采摘,2010年,村里开始实行茶叶标准化生产。”鹤峰中营乡白鹿村茶叶合作社负责人何斌告诉记者。白鹿村茶叶合作社种有1000多亩有机茶。村里此前茶叶种植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而且部分田园是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种植水平低,后期加工也跟不上。6年前,在他的倡导下,村里集中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更换了新品种,添置了采茶机和加工生产线,茶叶品质比此前单户生产高,产量也增加了,农户收入也比以前每年增加了1000多元。

  小、散、弱,曾是湖北省茶园种植的特点。农户茶园以小茶园为主,分散承包,户均茶园面积只有2.3亩。机械化生产,促使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茶叶产区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成了时尚。

  据夷陵区农机办副主任龙金琼介绍,光夷陵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便达54个,涌现出一批大型茶叶专业合作社。高山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拥有14065亩连片种植面积,入股合作茶农1763户。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现拥有41000亩茶园,入股合作茶农6312户。

  英山县农机局副局长肖斌介绍,英山目前拥有连片1万亩以上的茶叶带7个、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60多个茶叶专业村。

  农机与农艺融合,生产效率大提速

  “在萧氏茶叶清江坪1000亩新建标准化茶园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的1.9米开厢种植两行的方案被采纳,在茶树播行两端错行预留1.5米的中耕机掉头空地。”宜昌市夷陵区农机推广站副站长曾宪忠说,这些年,夷陵区在促使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据介绍,夷陵区推广的“高标准建园、移土培肥、平衡施肥、种植绿肥、茶园铺草、定植良种、合理修剪、物理防治、机械采摘”等九项茶园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在全国推广。曾宪忠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此九项技术大大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叶优质率提高了30%以上,亩平增收800元。

  茶园生产的机械化,主要集中在机中耕、机植保、机修剪和机采摘四个环节。2014年,夷陵区进行了茶叶“四机”集成技术研究,并归纳整理了一套适合该区坡地茶园的“四机”集成技术标准化操作规程,当年茶园示范面达1.2万亩。

  肖斌透露,英山县今年研制出了四连体茶叶揉捻机,提高了制作效率,适合小规模茶叶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工艺需要,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大绿茶的制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名优茶的制作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降本增效,茶农购机用机热情高

  “机械一天可采摘800~1000斤,而人工只能采摘60~70斤,是人工采摘的10倍多。”恩施红土乡黄胜弘对于机采效率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全乡茶叶种植面积1.3万余亩,在修剪、生产加工等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尤其是采摘机和加工机械,特别受当地茶农欢迎。

  据农机部门测算,每采摘1公斤鲜叶,机采比手工采摘可节省成本0.3元,一台割草机一天可割草8~10亩,工效是人工除草的10倍以上。一年割3~4次,割下的杂草直接铺在茶行间作有机肥。据测算,茶树修剪、大宗茶采摘和茶园除草采用机械化操作后,每亩可节省成本200元左右。

  看到了降本增效的好处,茶农购机用机热情高涨。英山县目前茶叶制作加工机械达到了3800台套,修剪采摘机械2200台,大型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全自动流水线6条。恩施中营乡白鹿村茶叶合作社短短几年,便购置了各类农机数十台,在种植、加工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农机化生产。每当采茶季节,宜昌邓村绿茶联合社13个农机专业服务队,忙都忙不过来。

  目前,全省茶叶机械拥有量达192613台,其中,茶叶修剪采摘机械101992台,茶叶加工机械90621台。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