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从这里起飞

作者:王贵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高歌轻颂·供销情

希望,从这里起飞

  供销合作社,一个亲切而又温馨的名字,一段美丽而又动人的传说。历经60年风雨沧桑,她像一粒种子,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她像一坛美酒,在历史的河流中历经洗礼而更加芳香;她是一部史书,在字里行间留下了供销合作社人深深浅浅的足印……

  我们用“扁担” 挑起时代的重任

  四川西部的乐至县,早在50年代初,与全国各地一样,已成立了县级、乡镇供销合作社。那时的供销合作社,主要承担全县物资供应流通及保障物资供应。现年96岁的罗在根是石佛供销合作社职工。说起那段往事,老人无比自豪。老人回忆说,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虽然条件差,但精神很充实,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早上天不见亮就出门,用扁担挑起百货下乡。一担有100多斤,主要有食盐、白糖、香料、针织、厨具等。一方面,要给镇里各分店补充货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沿途的百姓捎去日用品,方便老百姓购货。每到一处,一声熟悉的吆喝声“买糖买盐巴”,小孩子和大人们便从家里飞奔出来,将老罗围得紧紧的,问这问那、买这买那,亲切地称他为 “贴心人”。 每到一处,老罗总能说得出当地地名、叫得上老乡的名字,而他在老百姓心里留下的是熟悉的背影和响亮的吆喝声。

  那时,全县有200多名像老罗一样的乡村供货员,靠着一根扁担、一副磨起无数茧的双肩,承担了为全县老百姓供应物资的重任。

  我们用自豪 书写收获的篇章

  上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事业如火如荼。仅是乐至县三星桥一个人口不足2万人的小乡镇,供销合作社经营的业务就多达10多种,如:棉花收购站、饮食店、理发店、布匹专卖店、百货商品专卖店、农资农具专卖店、五金店。供销合作社的门市,一个连着一个,形成了供销大街。特别是到了赶集的日子,进入供销门市,就如同进入了一个集贸市场。那里有堆积如山的商品,不但品种齐全,而且质量可靠,是老百姓最信赖的“购物广场”。单说棉花一项,乐至供销合作社人就非常自豪。那时,全县每个乡镇都设有棉花收购站,每个站的收购员多达二三十人。每到收购棉花的季节,卖棉的老百姓排成了几公里的“长蛇阵”,等待收购。收购人员从早上6:00到晚上12:00连续奋战,收来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大山”。那时,乐至县社负责棉花的下种、管理、收购等各环节,每年收购棉花达2万余吨,产值达2亿多元,为乐至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听说,那时的售货员个个了得,每个季度都要抽调到县或市里进行业务学习培训,并开展技艺大比拼,比赛场面非常热闹,不亚于春节赛灯会。

  我们用坚强 迎接挫折与挑战

  到本世纪初,因为历史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供销合作社遭遇了寒冷的冬天。大部分基层社、企业改制,供销合作社人才及资金大量流失,经济实力大大削弱,服务水平与能力受到严重挑战。但乐至供销合作社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以坚毅的步伐,扎实做好为农服务的各项工作。大力实施“新网工程”,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发展“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近年来,改造基层社2个、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6个;巩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巩固、新建庄稼医院110个。供销合作社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服务能力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恢复。

  我们用行动 谱写供销合作社美好的明天

  “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这是时代赋予供销合作社人新的历史使命。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作了讲话。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全体供销合作社人指明了供销合作发展的新方向。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态养生、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呈现在供销合作社人面前的是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如此大好的发展机遇,供销合作社人应当奋发图强、快马扬鞭,融入深化改革的洪流中去,继续发扬“背篓”“扁担”创业精神,加快改革步伐,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创新服务方式,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做新时代为民致富引路人,再创供销合作社新辉煌,共筑美好“中国梦”。

  希望,从这里起飞!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