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工作总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3年,在总社办公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供销合作社的鼎力协作下,在各省供销合作社特约编辑和《年鉴》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3年度《年鉴》各项工作,出版质量进一步提高,发行量稳步增加,发挥了《年鉴》作为信息库、史料库及交流平台的作用。现在,我代表《年鉴》编辑部向大家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2013年的主要工作

    自2013年2月总社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2012年卷)组稿和发行工作的通知》起,编辑部就着手开展2012卷的各项工作,到2014年5月顺利完成了组稿、审核、编辑、校对、印刷、寄送等工作。在此期间,编辑部的工作得到了办公厅领导的关心、指导以及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2013年度所取得的成绩,凝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供销社《年鉴》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包含《年鉴》编辑部全体成员的辛勤汗水和敬业奉献精神。2013年度《年鉴》工作主要有下几个方面:

    (一)   圆满完成2012卷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工作

    从2013年3月8日供销厅字[2013]7号文件下发起,2012卷《年鉴》的各项工作就开始全面启动。从文件下发到截稿时间,各省社的组稿工作基本上按时完成,有些省社很早就完成了组稿工作,如山西、兵团供销社、广东省社、天津市社在4月30日前就提交了稿件。截止到9月2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全部完成了2012卷的组稿工作。与此同时,编辑部也开始了2012卷的审稿、编辑工作。在审核过程中,编辑部的人员认真、仔细,从篇幅字数、排版格式、词语句子以及标点字号符号都一一审核通读,对于内容有误或数据把握不准的稿件,及时与供稿单位联系,进行修改。为使《年鉴》越办越好,编辑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进一步严格审稿流程,加强对稿件内容的把关,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部严格执行的审稿流程、编辑流程、校对流程以及出版流程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特别是在校对环节更加仔细、严格落实“六校一读一审”制度。健全的工作制度有效保证了《年鉴》内容的准确度,使《年鉴》的质量稳中有升,也保证了2012卷的出版工作顺利完成。

    (二)成功举办2013年度《年鉴》编务会议

   2013年6月27、28日《年鉴》编辑部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办了2013年度《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编务会议。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第一是总社办公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学院领导的关怀和具体指导,第三是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和厦门市社的大力支持。总社办公厅王宪福副主任以及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杨川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王宪福副主任从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年鉴》工作对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做出的贡献, 对2012年度《年鉴》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表扬,同时就2013年度《年鉴》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杨川副院长就如何落实王宪福副主任的讲话精神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有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的31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对2012年度《年鉴》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办公厅领导和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通过表彰先进,树立了先进典型,对带动《年鉴》各项工作开展起到示范性作用。

   编务会上,代表们把各自开展《年鉴》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交流和探讨,对如何提高《年鉴》稿件的质量,做好《年鉴》的发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编务会议已成为各省社《年鉴》工作人员联络感情、共叙友情的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召开编务会议,也提升了《年鉴》在系统内的影响力。

   (三)各省社《年鉴》工作有了新气象。

    从7年来的工作情况看,各省社对《年鉴》工作重视程度、对《年鉴》工作的投入以及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2013年从组稿情况看,绝大部分的省社基本上按时完成组稿工作,提交稿件的时间明显缩短。按照办公厅[2013]7号文件要求,组稿截止时间是5月10日。在截稿时间之前,大分单位已经把稿件上交。去年按时交稿的单位为45%,今年这一比例提高到56%,2011年是23%;有44%的单位在2013年8月底前完成组稿,全国31个单位完成组稿工作的时间比2012年提前一个月,迟交现象基本上没有。相比2010卷有了更大的改进。这是各位特约编辑共同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省社大力支持《年鉴》的见证。  

   2012卷稿件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大部分省社提交的稿件内容比较全面,编、章、节内容完整,基本符合《年鉴编写规范》要求,而且条目信息准确、语言表达简练,内容翔实丰富,格式标准规范。以前,有不少的稿件缺少统计公报,但是在2012卷有几个单位把这部分内容补上了。同时,统计公报的表现形式也有新意,比如用图表、图形等方式说明,使数据对比更清晰,一目了然,形象具体,而且,2012年的稿件中不少单位还有对数据进行情形分析,使《年鉴》为领导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年鉴》发行量稳步增加

   《年鉴》是供销合作社的编年史了,说实话,其可读性与其他出版物是不能相比的,正因为《年鉴》这一性质决定了《年鉴》的发行面、发行量以及受众群体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年鉴》发行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发行工作是《年鉴》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年鉴》作用途径,因为,只有受众面扩大和发行量增加了,才会有更多的读者和使用《年鉴》的人,才能切实发挥它作为信息库、史料库的作用,才能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年鉴》的发行工作基本上是由各省社的人员来承担的,编辑部只起到牵头组织的作用,所以,最辛苦的人是各省社负责《年鉴》工作的部门领导和特约编辑。从2013年的发行工作来看,各省接到办公厅[2013]7号文件后,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落实。大部分省社转发了7号文件,有的专门召开发行会议,积极组织省社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各地市、县社征订,使《年鉴》征订工作扎实的推进。由于领导重视,特约编辑工作积极,措施得力有效,2013年征订量增幅较大,截止到今年5月31日,征订总量为590本,比2011卷增加12%,创造近六年来最高水平。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山西、江苏、河北、上海、天津等省、市社每年基本都是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工作开展比较好。还有一些省社的征订工作进步较快,如贵州、江西、新疆、兵团等供销社。

    (五)《年鉴》编辑部各项工作均有新的进展

   1、坚持《年鉴》编务会议常态化,通过会议促进《年鉴》工作的开展。

   编辑部始终把办好《年鉴》编务会议,提高会议服务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所以不管有多大困难,坚持每年办一次,到今年已经举办了五届。举办编务会议的宗旨是:一是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度工作进行规划;二是通过举办会议,对开展《年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三是给各位代表提供业务研讨、经验交流、沟通工作的平台。围绕办会的宗旨,编辑部竭尽全力办好每一年的编务会议,为每一位参会代表做好服务工作;并认真总结办会经验,不断提高办会水平,全面推进《年鉴》工作上新的台阶。

   2、加强编辑部与各地联系,及时交流工作信息。

   编辑部通过举办《年鉴》编务会议、QQ群、电子邮件以及电话联系等各种交流方式,加强与各省供销合作社负责《年鉴》工作部门的领导和特约编辑联系,及时交换《年鉴》有关信息,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渠道更加顺畅、反馈更加及时,有效提高了《年鉴》的工作效率,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增进了理解,进一步促进了《年鉴》工作开展。

   3、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年鉴》编辑部的工作面向全国各省社,服务于各省社,编辑部不断从工作中总结经验,获取灵感,有针对性地、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在征订发行方面,认真、细致、耐心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编辑部主动和各级供销合作社进行联系,征询各省社对发行工作要求,对反馈回来的每一张订单进行确认,对于有差错的及时订正,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给订阅单位提供方便。二是在《年鉴》出版之前,与各省社负责《年鉴》工作的领导沟通联系,征求他们对年鉴编目调整的意见,在服务总社中心工作的同时,也服务好地方工作。三是《年鉴》发行之后,悉心听取各省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年鉴》的版面设计、栏目、条目的内容等进行相应调整。比如,2012卷我们对外观、版面尺寸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版面有正度16开设计为大16开,把原来方形的书脊设计为半圆形,使《年鉴》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4、加强《年鉴》网站的管理,及时更新内容。

   自从2010年建立了《年鉴》的网站以来,编辑部加强了网站的管理,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和内容。及时将2013年《年鉴》相关的文件上传,方便各单位查阅、使用和下载;同时,将《年鉴》编辑部的工作动态和各省社《年鉴》相关工作情况也发布在网站上,方便了各省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借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5、提高《年鉴》编印速度,缩短《年鉴》出版周期

    根据2012年卷出版计划,编辑部制定分阶段工作计划进度表,一方面促进《年鉴》工作按部就班推进,另一方面方便对《年鉴》出版工作各个环节的检查落实。根据工作进度计划,严格按照各阶段确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这样缩短《年鉴》出版的时间周期。

    二、《年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年鉴》稿件与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2012卷的稿件来看,大部分省社提交的稿件质量较高,符合《年鉴》编写规范的要求。但是,还有少数单位提高的稿件与《年鉴》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有少数省社提供的《年鉴》资料不全,缺少相应的节内容,条目不够完整,用词不够准确,格式不够规范。如在第六编中,有些省社的稿件节内容不完整,而且有部分省社提供的稿件缺少统计公报。

   (二)《年鉴》宣传和发行力度不够

   发行工作没有到位,征订工作还有潜力可挖。在《年鉴》发行上,缺乏市场意识,在系统内部,发行规模还比较小,距离总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向系统外单位发行还没有做好、做细。少数省社对发行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转发总社办公厅的文件,没有对下属单位征订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措施不得力,有的省份出现0征订的情况。

   (三)有个别省社稿件上交不及时,使年鉴出版周期过长。

   由于个别省社没有按时上交稿件,影响了编辑工作的进度,进而影响整个出版周期。

   三、2014年的《年鉴》主要工作

   2014年,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重点抓好稿件和编辑的质量,缩短《年鉴》出版周期。

   这是编辑部应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各省要严格按照办公厅和《年鉴编写规范》的要求进行组稿,做到资料齐全、内容真实、准确,格式规范合乎标准,条目内容简捷、精炼。特别是提高对《年鉴》统计公报的重视程度,它是年鉴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同时,要按照[2013]7号文件要求截稿时间上交稿件。《年鉴》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年鉴》的组稿编辑工作有特殊性,其体例要求不同于其他书籍,因此,要严格按照《年鉴编写流程》,而且在整个出版过程中要经过审稿、编辑、校对、审核定稿,然后才能排版、印刷、装订,发行一系列缓解中的最后环节。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时间拖延,都会影响《年鉴》的质量和出版发行时间。这将会影响《年鉴》的时效性。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年鉴》出版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年鉴》按时出版。

   (二)加大宣传和发行工作力度,扩大发行规模。

   按照办公厅[2013]7号文件的要求,各省社确保各位领导和主要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人手一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所属地市、县级供销合作社至少一册。按照7号文件的要求,参照系统内单位的数量,保守估计年征订量应当在2000册以上。但是,目前的征订数量只达到7号文件要求的30%,与总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2014年《年鉴》发行工作的任务还很重。因此,编辑部还要在发行工作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在座各位代表继续支持《年鉴》的发行工作。

   (三)加大宣传彩页招商力度,积极开发《年鉴》副产品。

    宣传彩页招商一直是《年鉴》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着入刊单位少,入刊数量不稳定、版面较少等诸多问题。为做好《年鉴》的发行和彩页招商工作,编辑部拟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联系。开发新的订户和入刊单位,对征订工作开展较好的省社,经常沟通和反馈征订情况,促进订阅量的稳步增加;对于订阅工作开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定期打电话督促。

   二是实行奖励制度。对在《年鉴》做宣传的单位视版面位置不同按每个版面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是加大宣传彩页招商力度,努力拓展新的客户。编辑部要在这方面投入人力物力来拓展客户资源。比如通过扩大《年鉴》的影响力来吸引入刊单位,委托专业公司来代理客户开发等;同时,利用《年鉴》的有利条件,开发副产品,如与地方省社合作出版地区卷、行业卷。

    各位代表:总社领导对《年鉴》工作十分重视,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对我们《年鉴》工作者也给予了厚望。促进供销合作社文化事业的繁荣,传承和记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做好《年鉴》工作,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大家的期望,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编辑部

2014年6月13日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