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工作总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5年,在总社办公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特约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2015年度《年鉴》各项工作,我谨代表《年鉴》编辑部对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各位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由我向大家汇报2015年的工作。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2015年的主要工作

(一)圆满完成2014卷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工作

1、组稿和编校时间明显缩短。2015年3月10日供销厅字[2015]7号文件下发,2014卷《年鉴》的组稿工作就全面启动。这项工作从布置下去到文件规定的截稿时间,大部分省社的组稿工作已基本完成。到年底,编辑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交付印刷。《年鉴》已经基本实现当年组稿、当年出版,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编辑质量不断提高。一是严把审核关,从篇幅字数、排版格式、逻辑错误、用词语句子以及语法逐项审核。二是认真、仔细对待编辑工作,对审核发现的问题逐一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于内容或数据把握不准的稿件,及时与供稿单位核对更正。三是严格控制篇幅字数,按照编辑规范流程,每个单位所提供的稿件字数不超过2.5万字,有些单位的稿件字数大大超过了规定。因此,需要对这些单位的稿件进行必要的压缩、删减。四是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岗位管理,落实编审责任制,保证编辑质量。

3、校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部严格执行的审稿流程、编辑流程、校对流程以及出版流程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在校对环节严格执行流程规范,严格落实“五校一读一审”制度,反复进行校对、核实,形成统一的标准。健全的工作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年鉴》内容的准确度,使《年鉴》的质量稳中有升,也保证了2014卷的出版工作顺利完成。

(二)《年鉴》编务会议的举办已形成制度化

2015年我们在青岛成功举办了《年鉴》编务会议,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与发展,《年鉴》编务会议已经形成了制度化,每年召开一次,为各单位代表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同时也表彰上一年度《年鉴》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表彰先进,树立了先进典型,对带动《年鉴》各项工作开展起到示范性作用。可以说,《年鉴》编务会议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成为《年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各单位《年鉴》工作有了新进展

从2015年的工作情况看,各单位对《年鉴》重视程度、对《年鉴》工作的投入以及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单位领导重视,多数单位配有专门主管《年鉴》工作的负责人和撰稿人。二是组稿时间缩短,2015年从组稿情况看,绝大部分单位都能按时交稿。三是稿件质量显著提高。从稿件的差错率、排版、符号规范使用以及语句、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大多数单位提交的稿件内容较全面,编、章、节完整,基本符合《年鉴编写规范》要求,条目信息准确、语言表达简练,内容翔实丰富,格式标准规范。四是广告入刊数量有所增加。2014卷有4个单位入刊。

(四)《年鉴》发行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年鉴》是供销合作社的编年史册,其可读性不能与其他出版物相提并论。《年鉴》这一性质决定了其的发行范围、发行量以及受众群体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发行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只有扎实做好发行工作,才能发挥《年鉴》作为信息库、史料库的作用,才能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2015年有几个省更换了《年鉴》工作的负责人和特约编辑,新接手《年鉴》的工作人员可能对《年鉴》工作不是十分了解,有些工作推展的还不够,发行量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截至今年《年鉴》编务会议前统计,2014卷《年鉴》发行量只有500出头,远低于2013卷的669本,有12个省区市的订阅量为0,发行工作完全没有开展起来,希望这些单位的领导同志能够重视起来。与此同时,有的省的发行工作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广东省,2014卷订阅量为104本,这个成绩在各省发行工作中遥遥领先,这主要还是省社对《年鉴》工作的重视,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希望广东省的同志可以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

二、《年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与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大部分省社提交的稿件符合《年鉴》编写规范的要求。但是,还有少数单位提供的稿件与《年鉴》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来看,2014卷的稿件主要的问题有:一是条目不够完整,用词不够准确;二是格式不够规范,使用的符号不符合要求;三是字数超出规定,有少数单位提交的稿件字数达到远远超标。所以,针对于此,我们在今年印发的供销厅字[2016]12号文中,特别添加了一个附件,专门说明编写原则和规范要求,希望各位编辑人员能够认真学习,提高我们的编辑质量。

(二)发行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目前的发行规模与我们庞大的系统相比,差距非常大。根据总社2015年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 2774个,基层社2万7746个,各类法人企业20266个,数目众多的单位与500来本的订阅量相比,差距太大了。因此,发行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发行工作没发生质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是编辑部本身缺乏市场意识;二是在系统内部对《年鉴》的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各单位对合作社文化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年鉴》所起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因此,发行工作距离总社的要求,即各省社主要领导人手一本,每个县社一本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少数省份出现多年来一直是0征订的情况,这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突破的窗口。

(三)《年鉴》广告入刊单位起伏波动较大

自从接手《年鉴》以来,广告工作一直都处于时有时无的状态,每年入刊单位的数量波动较大,好的时候有十几个版面,差得时候一个也没有。根据这些年来的情况,除了有过去的一些因素影响以外,主要的原因:一是由于编辑部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各单位对入刊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在系统内宣传力度不够;四是《年鉴》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年鉴》要有宣传意识、市场意识,广告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需要编辑部和各省社共同努力,做好广告这一块儿,也将是《年鉴》工作未来的重点之一。

三、2016年的《年鉴》主要工作

(一)重点抓好稿件和编辑的质量,进一步缩短《年鉴》出版周期。

这是编辑部应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供销厅字[2016]12号文件的要求进行组稿,篇、章、节内容完整,资料齐全、准确,格式规范合乎标准,条目简捷、精炼。我们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年鉴》的时效性。2015卷《年鉴》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印刷出版和发行的全部工作。

(二)加大宣传和发行工作力度,扩大发行规模。

按照办公厅[2016]12号文件的要求,各省社确保各位领导和主要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人手一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所属地市、县级供销合作社每个单位至少一册。根据系统内单位的数量,如果能落实办公厅12号文件的要求,保守估计年发行量应当在2000册以上。但是,目前的征订数量与总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年鉴》(2014年卷)发行工作还在继续,2015年卷的工作已经展开,有些行动快的省社已经开始征订了。因此,编辑部还要在发行工作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各单位以及在座各位代表继续支持《年鉴》的发行工作。

(三)加大宣传彩页招商力度,积极开发《年鉴》副产品。

宣传彩页招商一直是《年鉴》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着入刊单位少,入刊数量不稳定、版面较少等诸多问题。为做好《年鉴》的发行和彩页招商工作,编辑部拟采取了多种措施,希望各省社也能给予大力支持。

(四)利用《年鉴》的平台,开发副产品。

一是出版增刊,2016年计划出版《供销社电子商务专刊》增刊,;二是与各省社合作出版地区卷、行业卷,有意向的省社也可与编辑部进行沟通联系。

各位代表:总社领导对《年鉴》工作十分重视,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对我们《年鉴》工作者也给予了厚望。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促进供销合作社文化事业的繁荣,传承供销合作社优良传统,记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是《年鉴》特约编辑的本职工作,也是在座的每一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办好《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文化宣传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编辑部

2016年5月25日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