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供销合作社2016年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作者:陈家庆 杨耀文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6,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供销总社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全市“三农”工作大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 〔2015〕11号),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渝委发〔2015〕22号),重庆市政府办公厅《重庆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16〕9号)精神,以综合改革为统领,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截止12月底,所有区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全部出台,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有序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2016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912亿元,同比增长16.92%;汇总利润总额8.16亿元,同比增长16.5%;资产总额达到234.2亿元,同比增长5.5%;所有者权益98.37亿元,同比增长3.45%。

  累计改造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812个,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率;发展农民合作社近19988个,占全市总量的80%;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57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66%;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37000多个,覆盖全市80%以上的乡镇和70%以上的行政村;涉农金融服务总额达42亿元,初步形成融资、信贷、担保、财政贴息等为“三农”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闭环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累计投资20多亿元。

  一是着力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合作制、股份制、市场化方式,投入合作组织发展资金2.3亿元,今年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103个,累计达到812个,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率,成为直接面向农民开展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采取资本注入、股份合作、项目合作、要素合作等方式,今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52个,总数近20000个(其中供销合作社参股合作社1223个,合作社联合社163个),占全市总量的80%。全市共有29个农民合作社评选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5个农民合作社评选为全国供销总社示范社, 2个区县供销合作社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百强县级社, 6个基层社被评为基层社标杆社。以入股、加盟、整合、联营等方式,依托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57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66%。

  二是着力加强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在不断提高网络覆盖面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带动,以龙头为引领,加快资源整合,加强村镇末端配送设施建设,完善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配送网络,建成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160个,累计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37000多个,覆盖全市80%以上的乡镇和7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三是着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着力构建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资集团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站和庄稼医院78个、“重庆农资”店125个,实现区县全覆盖;爱农资、爱农技、爱农田等平台上线运行;在10多个区县启动“农资物联网”试点,并实现联网运行。江津区石蟆基层供销合作社以代耕代种方式,机械化种植经营水稻面积2300多亩;大力培育“石蟆硒”大米品牌和销售网络,带动周边2万多亩水稻种植户增收致富,实现每亩增收400多元。全年投入950万元,建成36个区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为农民合作社提供财务代账、档案管理、代办咨询、项目服务、产业服务、合作金融等服务,推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社会反响良好。全年选派150名农村流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开展信息咨询、农业科技、产品销售等服务,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四是着力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5亿元规模的重庆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完成工商注册,目前基金组织体系及团队基本搭建完毕,现已实现封闭运行。积极推进中国供销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已与全国供销总社达成协议,注册地落户重庆,力争2017年上半年获得牌照审批。开展农民合作社金融创新试点,向全市100多家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1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使近15万农户从中受益。土特产交易中心开展供应链金融和仓单管理金融服务,帮助12家涉农企业融资7635万元。组建重庆市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6亿元,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目前市供销合作社涉农金融服务总额达42亿元,初步形成融资、信贷、担保、财政贴息等为“三农”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闭环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五是着力助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组建重庆农村大数据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重庆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项目初步完成。与寸滩保税港区联合启动“跨境电商进农村工程”项目,目前1000个“供销保税跨境电商授权服务站”在19个区县和“绿优鲜”网点对外运营。土特产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绿优鲜”网上商城等上线运行。土特产交易中心组织233家涉农企业上线挂牌1000余种土特产品,实现结算4.98亿元,电子现货即期交易累计成交金额200多亿元。20多个区县供销合作社建成一批地方特色馆。全年全系统实现电商销售额40亿元,同比增长57.3%。

  六是着力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实施社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供销集团各子公司改革工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企业不断转型升级。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农资集团与哈萨克斯坦钾盐公司合作打造中国内陆最大钾肥生产商,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与水务资产管理公司、德润环境公司合作,打造全市报废汽车拆解产业链。占地324亩的津滨再生塑料产业园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项目一期2016年底正式投产。与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打造的京渝国际文创园正式开园。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的西南地区最大纺织品交易中心2017年开工建设。通过投资入股、整合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在綦江开展市、区县社有企业一体化发展试点。实施重点项目11个,其中市级项目8个,累计投资20多亿元。

  七是着力开展脱贫攻坚。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抓好扶贫。制定扶贫工作方案,出台扶贫实施意见,狠抓南川对口帮扶。举办贫困群众专题培训班7期2000多人次,覆盖18个贫困区县。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基层组织200多个,新建流通服务网点100多个,安排项目资金3560万元;向贫困区县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2700万元,带动多个相关产业,近3万贫困农户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