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资集团着力解决特产小杂粮卖难 开启农业大格局

作者:张婷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一场硬仗。山西农资集团农产品公司(以下简称农产品公司)作为山西农资集团旗下子公司,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投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大潮之中,脱颖而出。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是什么?一路走来,公司的做法既朴实,又扎实:在巩固发展传统农资业务的同时,着眼于我省小杂粮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对接市场、扩大渠道、创优服务和提档升级,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其路径非常清晰:立足供销优势,着眼农业特色,打通全线服务,进一步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

  种什么?怎么种?卖哪里?事实证明,对于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省供销合作社来说,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三个问题,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引领旗下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山西农资集团转型升级、创新供给,在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全方位为农服务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用小杂粮叩开大市场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需有突破口,而突破口的关键在主打产品的选择。

  山西农业优势贵在“特”,这个“特”便是小杂粮。山西是享誉全国的“小杂粮王国”,从这个领域起步,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其中,小杂粮上下游产业链在山西也最完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最大主题。山西的小杂粮存在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等矛盾。而农产品公司也正是奔着解决矛盾而来。

  解决的成效要看实践检验。按照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引领作用、集散功能等要求,山西农资集团最终将示范地选在了大同阳高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产销基地,以基地带农户,以基地促产业,以基地连市场,走上了抱团发展之路。

  这样一来,最初的顶层设计开始落地:发挥集团、子公司、分公司、专业合作社、惠农服务中心以及种植和收购农户等多种成分优势,进行跨区域、跨层级的股权合作、产权联结和业态融合。这种特殊的多元组合包括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诸多环节,如同多孔插座连接到多种形态的产销农户。

  这就需要一个混合型经营实体来统领,因此,山西农资集团借助旗下位于阳高县的晋北分公司的场地设施以及业务基础成立了新型子公司——农产品公司。

  目前,有直接联系的已达2000多个种植户和80多个农机户。粗略计算,可进一步带动阳高本县及邻近的天镇、大同、应县以及内蒙古的丰镇等县市的20多个乡镇的5000多个农户。

  马天亮是阳高县马家皂乡安家皂村农民,也是阳高山农禾专业合作社社员。他说:“现在跟着专业合作社干,一年能收入近5万元,这在全村也是数一数二的。”而周边30多个村庄的农民深深感受到,“傍”上山西农资集团,种地更有底气了。

  农产品公司通过发挥基地优势,辐射带动了本县及邻近县市的玉米及小杂粮生产和销售产业。同时,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对小杂粮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及时上马了一套年可加工各种小杂粮5000多吨的设备,推进了小杂粮就地加工转化。

  晋北分公司经理陈君说:“过去这里由于缺少先进的加工设备,小杂粮只能以低廉的价格按原料出售,农民增产不增收,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不仅实现了加工增值,而且开辟出新的市场。”

  依托这些优势,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运作,宜宾、张家口、大连、泸州等地的省外大户订单纷至沓来。眼下,农产品公司把眼光瞄准更大的国际市场。“不只是韩国、日本这样的近邻,就连意大利、荷兰、印度、法国、瑞士、英国等地的客商都对我们的小杂粮抛出橄榄枝。”对于未来,农产品公司经理牛润山胸有成竹。

  农民有钱赚,企业才赚钱

  打造惠农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庄稼医院,提供菜单式、保姆式系列化服务……从传统农资“供应商”,向现代农业综合集成“服务商”转型,山西农资集团稳扎稳打,交出漂亮答卷。

  近来,龙泉镇八里台村张卿倍感轻松,有了农资集团背书,春耕农资可用粮换,还可先借秋后还,这让他的专业合作社一开春就省下了100多万元。“我可以利用节省资金新添置一台青贮玉米收割机,再挣一份钱。”

  张卿的专业合作社加入了“农合联”。然而在以前,动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元的投入,远远超出单个农户和一个合作社的能力范围。是“农合联”这样的“大块头”让合作社成员抱团发展,让分散农户掌握了项目合作的主动权。

  把“大块头”与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具有生产、供销、信用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山西农资集团实践供销合作社综改的创新尝试。

  “究其核心,就是向下延伸产业链,从‘赚农民钱’到‘帮农赚钱’,最后和农民一起赚钱。”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杨深谙其中道理,他坚信,农民有钱赚,企业才有钱赚。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也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密切与农民联结,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山西农资集团的惠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由此而来。“如果说农产品公司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那么,成立惠农服务中心就是为解决地怎么种而开出的药方。”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高峰如此总结。

  惠农服务中心的职能涵盖测土配方施肥、农资商品直供、农业科技培训和土地托管等。惠农中心还结合现有资源,在基层打造了一批惠农服务站,延伸服务的“毛细血管”,真正帮农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今年,我省将新建45个惠农服务中心,272个惠农服务站。

  与惠农服务中心配套的,是庄稼医院,这是为农服务的“核心处理器”。

  “兴建庄稼医院,是集团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举措。”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姜世岩介绍,充分借助“互联网+”,庄稼医院真正实现农技专家与农户间点对点连接,实实在在落地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山西省庄稼总医院正在筹建中,到2020年,集团将在全省兴建1个庄稼总医院、100个庄稼分医院,总预算3500万元。

  “农技+电商”,是山西农资集团由“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型的重要环节。在省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集团抓住新契机,实现农产品销售由扁担、背篓向“鼠标”的跨越。

  继开通“山农禾”和“三晋嘉禾”手机端微店,在阿里巴巴1688电商平台开通“山农禾”旗舰店后,山西农资集团又与农芯乐、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对接,搭建智慧农资综合服务平台。

  互联网不仅可以“+农资”,还可以“+杂粮”,这让山西农产品外销迎来了春天。依托农信通公司运作,山西农资集团筛选37种小杂粮开展电商销售模式,与32家合作社签订协议,服务播种面积35万亩,带动周边农户3万户。

  构建社会化全程服务体系

  延伸产业链,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上到政府,下到企业,各方用心破题。

  山西农资集团如何焕发新活力、助农增收,不仅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更是其“掌舵人”必须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所在。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为农服务需要深耕细做。要想让农民有效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尤为必要。”山西农资集团董事长赵随民有成熟的思路。

  在赵随民看来,山西小杂粮本身就是一篇大文章。农产品公司的成功起步,更加坚定了山西农资集团对小杂粮经营向高端进军的战略目标。

  为大跨步推进全省1500多万亩种植面积、200万吨左右总产量的小杂粮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集团正在全省范围筹备构建以“四大支柱”为特色的现代化杂粮产业集团,全力实现小杂粮产业提档升级。

  顶层蓝图绘就,我省“小杂粮航母”——山西供销系统杂粮产业发展集团将很快建成“试水”。

  建成后的杂粮产业发展集团将吸纳、联合涉农产业基金、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构建耕、种、管、收、储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瞄准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在全省建设不同规模的杂粮交易市场,形成大宗批发、线上线下、内销出口等供应链体系。组建集科研育种、示范种植、收储加工、商贸流通于一体,覆盖杂粮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成为我省杂粮产业发展领域的“领头羊”,让更多农民在杂粮全产业链中受益。

  抓住国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时机,开启资本运营和上市融资是做大做强山西农资集团的必然选择。

  从去年年初起,山西农资集团按照省供销合作社要求开始打造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而农产品公司的成立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它的问世就是为对接大市场而来。

  眼下,上市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按时间进度表,资产总规模逾3亿元、包括四大板块的上市准备工作将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届时,全省最大的农资航母,将引领旗下企业更加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实现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责任编辑:高徽 实习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