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让“扶贫牛”变成“致富牛”

作者:王建平 陈应国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多亏有了好政策,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扶贫牛’变成‘致富牛’。”近日,在云南祥云县喜三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金互助保底分红现场,沙龙镇4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泽接过分到的1000元红利,激动地说。自从去年4月当地政府采取“寄养托管”的模式,将扶持贫困户的钱入股合作社,并多方筹资认养了一头母牛,寄养到喜三农合作社,每年保底分到千元红利。

  按照能繁母牛每头5000元的补贴标准,祥云县沙龙镇结合当地产业扶持政策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县扶贫办争取项目资金,建设能繁母牛产业建设项目,采取由合作社垫付能繁母牛超过补贴标准部分资金等方式,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有一头能繁母牛。农户养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牛寄养在合作社,依托喜三农合作社的养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采取“寄养托管”和养殖场就地务工增收双驱动,由合作社帮助养殖,产权归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母牛产仔后,牛犊出栏后还另行分红。

  另一种是将牛牵回家自己养殖,产下牛犊后由合作社按照签订的协议价回收。“政府通过‘托管寄养’的方式,又是赠送牛,又是送技术,‘扶贫牛’变成‘致富牛’,群众脱贫致富有奔头。”沙龙镇白石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友武指着牵回家养殖的母牛产下的牛犊乐呵呵地说。沙龙镇政府与喜三农合作社达成协议,除每年确保贫困户的最低收益外,合作社精心为贫困户寄养,并为牵回家自己养的能繁母牛购买了保险,常上门提供饲养技术等服务,从各方面降低贫困户的养殖风险,保证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为实现今年退出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以及贫困户脱贫摘帽的目标,祥云县积极探索“产金互促”的扶贫新路径,在实施“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具体工作中,采取鼓励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种畜种苗补助、寄养托管的4种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增收产业。其中寄养托管模式,就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缺乏饲养场所和缺乏养殖条件的情况下,由乡镇、村和挂包干部协助,将养殖项目委托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其饲养和出售,项目(品种)的资本金,以“上级补一点、部门拿一点、企业扶一点、挂包单位帮一点、互助金助一点、贷款贷一点”的“六个一点”的方式进行补助,不足部分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垫付,待获得收益时,扣除垫付费用和饲养费用后,全额将收益支付给农户。

  通过采取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到喜三农合作社,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能繁母牛寄养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寄养或领养方式,入股后每年可以有稳定收入,而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对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