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召开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会议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5月9日,河北衡水市召开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郑丽荣、市政府副市长刘玉华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委常委农工委书记、政府副县(市)区长,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市供销社机关全体人员、市直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供销社主任、主管主任、基层科长、基层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副市长刘玉华主持会议。

  会上,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供销社主任宋志会通报了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桃城区人民政府、饶阳县供销社、深州市供销社、故城县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河北欣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做了典型发言。

  市委副书记郑丽荣就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讲话中要求,供销社作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在优化农业供给体系上发挥独特优势,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中加快自身发展。

  郑丽荣充分肯定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的成绩。她指出,三年来,供销社系统扎实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创新,先后培树了枣强“入社入团”、饶阳金融服务“三农”、“五大平台两头+”等一批在全省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走在了全省供销社系统深化改革的前列。基层基础明显夯实,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综合改革亮点纷呈,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他强调,供销社要认真总结、继续坚持好的经验做法,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基本遵循,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坚持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贴紧“三农”脉搏,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坚持把创新优化服务功能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的新需求,在完善服务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坚持把市场化运作作为根本方向,依靠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供销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

  郑丽荣强调坚持“四力”并重,坚定不移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一要在开放办社中保持定力。主动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承担涉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市、县、乡三级供销合作社层级间的联合合作,强化联合社为成员社服务、为基层社服务的工作导向,共同打造为农服务体系。加强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整合合作,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合作,借力借智发展。二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升能力。要围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服务能力,围绕调整农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能力,围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能力。三要在“扩面增效”中激发活力。要推广创新组织体系的“门庄模式”、创新服务体系的“枣强模式”、创新金融体系的“饶阳模式”、创新经营体系的“五大平台两头+模式”,强化目标导向,大胆探索创新,加快实施“扩面增效”工程,为供销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要在“强基固本”中增强实力。要继续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改造提升工作,提高社有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形成龙头企业与基层社和农民联结更为紧密、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郑丽荣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动供销社改革的强大合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把供销社综合改革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细化工作举措,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二要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县级供销社减负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保证供销社改革顺利推进。三要严格督导考核。把供销社综合改革纳入绩效考核,建立通报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四要守住改革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宗旨,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在优化农业供给侧体系上,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切实成为“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

  副市长刘玉华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一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各级供销社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知难而进,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积极探索,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二次创业。二是选准载体,重点突破。按照市供销社改革“扩面增效”工程的基本任务,集中力量,紧密依靠县社、基层社、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体系等,找准切入点,在为农服务、农村流通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多方支持、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供销社改革,把供销社改革发展纳入总体发展布局中,摆上重要位置,共同参与,给予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切实形成合力。四是求稳务实、加快推进。要积极引导,抓紧部署改革模式的推广,不能无所作为;尊重市场规律,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和群众意愿,合理部署,防止发生新的矛盾。刘玉华要求,全市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要抓住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机遇,展开改革创新和开放办社这两个翅膀,乘上现代农业建设的东风,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