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字号”实体书店香飘四方

作者:许旸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花香四溢的初夏,沪上品牌实体书店的书香也飘向全国多地。本月初,上海本土实体书店钟书阁从上海出发,沿长江领域深入西南腹地,在四川成都新设分店;5月底,上海三联书店在浙江宁波再添阅读新坐标“筑蹊生活”,这也是“筑蹊生活”作为上海三联的生活品牌和IP合作开发平台首次亮相。

  未来,沪上知名书店的扩张步伐仍稳健前行———继去年落子杭州、扬州后,今年下半年,钟书阁计划在苏州、西安、无锡等全国多个城市开出分店,2018年这一版图上将添郑州分店;上海三联正筹划在北京大悦城新增分店,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出。除了老牌书店,位于愚园路的业界新秀“好久不读”书店也有意在上海以外省份开设分店。

  本土书店在上海站稳脚跟后试水向全国拓展,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在业内看来,申城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书店经营圈,国内知名品牌书店几乎都花落沪上,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本土品牌书店,也接到其他城市抛来的橄榄枝。它们积极呼应并寻找市场需求缺口,有望将上海经验、海派风格渗透至全国。

  跳出“连锁店”思维,上海经验融入当地文化

  记者获悉,目前沪上约有2200家拥有发行许可证的实体书店和发行企业,今年申城还将新增20余家大中体量实体书店,阅读氛围日渐浓郁。多家书店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经营和服务理念,为行业复苏源源不断注入了新活力。加上今年4月《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布,上海既成了全国各大书店的“竞技场”,也为本土品牌“走出去”夯实了基础。

  随着文化细分市场的涌现,实体书店经营日趋精细垂直。因此,这批先行出沪的本土书店分店定位清晰,不再是面目模糊、千店一面的“连锁店”,而是尽量融入当地文化生态,各具辨识度———既有闹市中的宁静栖息地,也有老城区的古典家园,或是打造都市家庭的日常阅读图景、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多元综合体等。书店“入乡随俗”引发了当地人的共鸣,去年世界读书日,钟书阁走出上海大本营后开出的首家分店,在杭州开业当天,1000多平方米的门店迎来近2万名读者。

  最新开业的钟书阁成都店,店堂内随处可见天府之国的野趣。“竹林书架”带来书山书海的视觉冲击,加上地面一个个似“竹笋”般的摆台,凸显了国宝熊猫元素与成都的人文之美。拾级而上,“梯田”演讲厅以模拟自然的方式,在光线明暗变化中营造出开阔视野,在这里可以听讲座、看话剧。穿过“竹林”进入儿童馆,休息栈道上跳跃着一朵朵红色“大蘑菇”,让孩子们在“蘑菇伞”下阅读、休憩,留下精彩奇幻的童年回忆。

  打磨“海派风格”,让沪字号影响力辐射全国

  在学者顾晓鸣看来,以往很长时间里,书店被大卖场的单一角色所遮蔽,深陷价格战泥淖。一改往昔场景,时下的实体书店更注重培养读书氛围、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尤其是有成功经验的“沪字号”书店,在选图书、办活动、开发多元产业链上,力求洞察消费者阅读心理,让实体空间充盈互动感,书店与人、人与城市缔造出一段段温暖的文化体验时光。

  以在宁波开业一周的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为例,它在构筑美学空间、专业选书上不遗余力。筑蹊,意在另辟蹊径、创新生活场景与服务。3000余平方米的书店空间,除了图书区域外,还设有国内书店首个无线耳机剧场、宁波首个黑科技发布平台、首个电影文化走廊、首个生活美学体验中心等,昆曲、皮影、民谣、茶艺等文化形式与读者不期而遇。

  “沪字号”书店要将影响力辐射全国,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服务不可或缺。钟书阁会专门打造“私密书架”,保存读者在店内购买的图书,以专属书架满足一些读者“做书店小老板的梦想”;有的分店能按需“上门打造书房”,增加用户黏性。

  与“走出去”相对应的是,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书店几乎纷纷在沪开设门店,如浙江的博库书城、江苏的大众书局、重庆的西西弗、四川的言几又、广州的方所等,扩张势头迅猛。可以预见,“有进有出”的良性生态下,一批本土书店将从不断拓展上海的书香版图,变身促进培育城市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力量。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