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字号”要叫得响亮(图)

作者:阮蓓文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打品牌促苍溪柑橘大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增收。

  8月4日—6日,四川省扶贫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2000余个优质品牌农产品上演了一场“集体秀”。这场以“品牌引领、产业扶贫,打造农业品牌、建设农业强省”为主题的会展,连创三个“第一”:第一次专门为全省贫困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举办集中展示推介活动,第一次由厅、市(州)长集中推介农产品品牌,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推介全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优质品牌农产品。

  形式、内容双创新的背后,是农业大省叫响“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向农业品牌强省跨越的铿锵语态。

  1

  品牌创建,带动 18万余贫困户增收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全省新建5个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培育了四川泡菜、大凉山、广元七绝、东波味道、甜城味、资味等区域品牌;提升了通威、新希望、竹叶青等一大批企业品牌;形成了天地网、麦味网、鱼网天下等专业化、本土化农业电商品牌。“三品一标”达到4938个,数量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通过品牌创建,带动2100多个贫困村、18万余户贫困户增收。

  “每年都严格按县上测定的最佳采果期下树,不会早采一天。”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广元市苍溪县果农冯明武说,全县30万红心猕猴桃从业人员和他一样,从生产环节做起,严格守护着这个“红心”大品牌。

  品牌效益源自对标准化的“苛求”:苍溪县不但编制了红心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还确立了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三级质量追溯体系和“五户联防十户联保”农民自主质量监督机制。去年苍溪红心猕猴桃鲜果离园均价达30元/公斤,高于其他产区近2倍;产生60.66亿元综合产值,投产后给贫困户人均增收3900元以上,9.78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公司系列猕猴桃精深加工产品早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GAP认证。”推介会上,趁着广元市副市长杨浩介绍以苍溪红心猕猴桃为代表的“广元七绝+两湖鱼”的“东风”,四川华朴农业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赚了一把“吆喝”:“目前已在苍溪12个乡镇流转1.6万亩土地,8261名贫困果农当上产业工人,户均增收达4000元左右。”

  “当下已进入农业品牌竞争时代,通过品牌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速度。”四川省农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向社会公开推介10个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50个优质品牌农产品名单,由省领导及省级有关部门领导授牌。

  2

  品牌升级,全产业链上提升影响力

  2016年,雅安“石棉黄果柑”公用品牌价值跃升为6.25亿元,连续六年上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年度评估”。从2010年起,“石棉黄果柑”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一年一个新台阶,去年总产量4.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成为“五雅”产业中雅果的一张靓丽“名片”。

  而早在2012年,“蒙顶山茶”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品牌建设驶入提档升级“快车道”:在雅安全市规划震后恢复重建的30万亩茶叶产业基地中,集中打造出名山区现代茶叶科技示范园,全国唯一一家通过国家验收的茶叶类专业交易所——雅安市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也于当年落户名山,致力于建设一个“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一流茶叶交易所。

  据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总经理韩婷玉介绍,交易所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子化交易软件,使以前“一对一”的传统交易向“一对多”“多对多”的竞价交易方式转型,具有信息、定价和投融资等优势,能够最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分散风险,从而促进茶产业的升级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将大大提升茶叶资源的市场配置权和茶叶行业话语权,力争2~3年内茶交所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靠着“品牌+标准+规模”商业模式及“产业园区+产业龙头+产业村民”发展模式,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公司构建出一条从饲料加工、蛋种鸡引种繁育、种蛋孵化、蛋鸡养殖、鸡蛋生产及销售等一体化“全产业链”,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国家蛋鸡产业体系西南地区唯一工作站单位,公司把目光投向长远:“未来将打造前沿技术平台,向市场传递全产业链蛋品安全优质的利益价值,加大在中高端人群、大型连锁商超等核心渠道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品牌认知度、忠诚度和影响力。”有关负责人说。

  3

  资源整合,致力打造绿色优质整体形象

  绿色,是雅安参加推介会的主色,也是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多年坚守。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等一大批“金字招牌”。

  “除了参会的蒙顶山茶,传统藏茶也是优质品牌。”雅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地企业开发出的“藏茶素食火锅”“西餐陪餐茶”“黑金砖”等多项新概念产品,近年来广受消费者青睐,环保、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开始成为都市人养生新选择。

  作为全国唯一整体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副省级城市,近年来成都市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智慧农安”,去年相继被认定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市“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达75%,累计培育创建农产品品牌450个。

  “做法好、效果好、效益好”,在去年全国“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上,成都都江堰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得到“三个好”评语。联盟建有标准化蔬菜基地1.5万亩,占都江堰市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70%以上,通过实行“互联网+质量安全+品牌”运作机制,采取“七统一”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蔬菜分散生产带来的质量安全和市场销售两个难题。同时,依托都江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联盟所有成员均实现蔬菜全程可追溯,现已培育绿色食品16个,统一使用“圣寿源”商标。

  “支持新型主体进行品牌整合,加强农产品商标品牌资源开发,鼓励品牌农企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向品牌强省转型。”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今年起启动四川名牌农产品评选工作,打造全省农产品绿色优质的整体品牌形象,面向国内外推出,到2020年,再培育“三品一标”1000个。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