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农村人才“新伯乐”

广西贵港市社不拘一格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白京京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今年三月,贵港市供销合作社第三批公开招聘基层管理人员。 资料图

  记者日前在广西贵港基层供销合作社采访时,在水稻烘干车间见到了一位年轻的基层社主任——黄辉奇。正忙着粮食烘干和人员培训的黄辉奇晒得皮肤黝黑,但戴着眼镜的他乍一看又像个读书人。陪同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当地可是一位响当当的种植专家。

  黄辉奇曾就读于广西农业技术学校园艺作物和蔬菜种植专业,兼学农作物保护学科,毕业后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从事过农资销售、粮食作物种植管理。2008年,黄辉奇回到老家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从流转土地尝试水稻机械化生产开始,一步步发展成为全国种粮大户,并创立了贵港市绿丰源生态农业公司,组建了贵港市万家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多年来,黄辉奇带领合作社建起了月烘干能力达240吨的水稻烘干厂和拥有4台无人机、4台自走式大型喷雾机的专业统防统治队伍。2016年,经过贵港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黄品清亲自考察和至少五六次的沟通,35岁的黄辉奇被聘为贵港市庆丰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贵港市供销合作社正是以这种方式吸收年轻人才,来改变职工队伍老化、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采访中记者看到,这里很多基层社主任不仅年纪轻,而且说起业务来头头是道,已经成长为系统的业务骨干。贵港市港南区湛江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李勇鹏就是其中一位。

  说起4年前参加贵港市社公开招聘考试,李勇鹏仍然记忆犹新。“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也参加过很多面试,但参加供销社的面试给我印象最深。面试组由市社主任黄品清任主考官,市社领导班子和各区办主任任考官。他们的问题也是我之前没想过的。一位主任问我,假如你到供销社,被分配到偏远乡村,工资低,领导年龄又较大,你会怎么办?还有一位主任问,供销社要做农资配供、快递、保险等多种业务,你来了会如何开展工作?现在我了解了供销社,觉得这些问题的确要想清楚才能在供销社呆下去,干出点样子来。”李勇鹏说。

  想回乡干一番事业的信念和2013年这次特别的招聘考试,给1989出生的李勇鹏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通过层层筛选,李勇鹏成为贵港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员,经历了3年多基层的锻炼后,成为一名年轻的基层社主任。

  说起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贵港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黄品清感触颇多。“2014年起,供销合作社迎来了综合改革的春风。但我们基层人员老化、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干部职工对综合改革认识不到位,业务素质和能力无法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为了抓住这次机会,我们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基层社开始谋划人、财、事的提档升级。我们提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报纸、电视上发布招聘启事,精心设计报名表格,通过资格审查后进行面试。”亲自出题的主考官黄品清告诉记者,贵港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于2013、2016、2017年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5名大专以上学历、30岁以下年轻人进入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大部分通过一年历练成为业务骨干,其中9名因业务突出被提拔担任基层社领导职务。

  除了公开招聘,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还积极吸纳专业大户、社会能人来夯实基层人才队伍。黄辉奇告诉记者,加入供销合作社后,他感觉自己服务“三农”的天地更广阔了,对发展现代农业信心更足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就是要把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返乡创业青年等都吸收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中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依靠供销合作社,把小服务做大做强,拓展为农服务的空间,这样不仅让人才留下来了,也进一步紧密了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黄品清欣慰地说,“近4年来,我们的超市、配送中心在26个乡镇全覆盖,所有经营服务网点统一标识,形象改观、管理规范、信誉提高,形成了土地托管、农技培训、快递、保险、票务、电子商务等业务的良性循环,‘谁来种地’的问题也逐步得以解决,老百姓都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