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院科技成果评价暨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8年1月30日,浙江省茶叶学会组织专家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茶院”)牵头完成的技术成果“茶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承担的“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类茶制品绿色制备技术研究”、“福鼎白茶特征成分浸出规律及泡饮规范”、“滇红戚风蛋糕加工贮藏中茶香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成果评价。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中茶院组织专家组对所承担的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高血糖群体的干预膳食技术与产品开发”和“茶和长根菇生态循环栽培模式研究”召开了验收会。
 
  “茶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完善了茶制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首次完成了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等茶制品质量指标定值,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4项;研发了茶制品近红外质量快速测定技术、堆积密度快速测定技术、氟素快速测定技术、有机溶剂残留同步检出技术等5项;开发了冷冻复温组合发酵、茶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非均相动态耦合发酵技术,优化了提质工艺,为行业提供了高品质速溶红茶和茶黄素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取得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1件、发表论文23篇,示范应用企业近三年累计实现茶制品生产量2000吨,新增销售1.83亿。来自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七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对于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升我国茶制品质量水平,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类茶制品绿色制备技术研究” 研究了LP-8树脂对茶多酚、酯型儿茶素类、EGCG、咖啡碱的吸附洗脱特性,开发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类茶制品工艺技术1套,产品中茶多酚为96.7%、儿茶素类为82.4%、咖啡碱为0.38%、EGCG为65.1%、酯型儿茶素类占儿茶素类总量98.1%;研究了CO2添加量、物料浓度、MD添加量对茶制品造粒的影响,发现CO2中空造粒技术可显著改善茶制品速溶性、流动性、紧密堆积密度等产品品质,产品溶解性好,可进行批量生产,重复性良好。“滇红戚风蛋糕加工贮藏中茶香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研究了滇红戚风蛋糕的茶香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有:顺-2-己烯-1-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乙醇、橙花叔醇等,确定了适宜的滇红戚风蛋糕焙烤工艺参数。“福鼎白茶特征成分浸出规律及泡饮规范”研究了不同冲泡条件下福鼎白茶的儿茶素类、咖啡碱、水浸出物、茶氨酸等氨基酸的浸出规律。该项技术对于科学饮茶和茶资源高值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评议专家组由浙江大学叶兴乾教授、浙江大学梁月荣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郑小林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吴巧凤教授、浙江大学陆建良副教授组成,专家一致认为三个项目的技术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尽快实施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随后,“高血糖群体的干预膳食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以日粮自由采食方式,明确了茶膳食产品对实验动物血糖的正向干预作用,开发了1种高血糖群体用茶膳食产品,优选出茶膳食配方技术1套;“茶和长根菇生态循环栽培模式研究”项目明确了茶基料季节性栽培长根菇的生物学特性,初探了模式中菌棒对土壤肥力有增效作用。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验收合格。
 
  中茶院院长尹祎、副院长杨秀芳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相关会议。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