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适水产业成亮点

作者:张国凤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凭借当地丰沛的湿地和黄河水资源,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平罗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大力实施宜渔荒地开发和湖泊、湿地改造工程,建设以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旅游为主的“适水”产业基地,在扩大水产业养殖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渔业技术示范、新品种展示、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一体化营销,引领传统适水产业向生态型,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集群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值增效的亮点产业。

  据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全县适水渔业面积达到10.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25万吨。该县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5亿元,占自治区总量的十分之一。众多的养殖户依靠适水产业走上致富路。

  按照绿色健康的养殖理念,针对养殖池塘淤积老化,病害逐年加大,生产能力下降的现状,平罗县把池塘标准化改造作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举措,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入,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大力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湖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模式,有力的提高生态水产业发展水平。现在,以瀚泉海、镇朔湖、明月湖为重点,以马兰花、镇朔渔业、银龙公司为龙头,形成15000亩大水面生态养殖提质增效养殖体系。根据湖泊环境容量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放养密度、养殖品种,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使大水面资源丰富和环境良好的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马兰花生态农业总经理胡崇智介绍,通过在公司建立的院士工作站进行科技研发,为周边市县提供跟踪式生态养殖服务。六须鲶、武昌鱼、彭泽鲫、异育银鲫、河蟹、斑点叉尾鮰等名优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南美白对虾、黄颡鱼、台湾泥鳅、黄河甲鱼等名贵品种示范养殖开局良好,全县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

  目前,该县有3家专业资质的水产苗种繁育场,每年进行福瑞鲤、彭泽鲫、六须鲶的自主繁育,外调草鱼、白鲢、花鲢进行培育,每年繁育鲤鱼、草鱼等各类乌仔8000万尾以上,不但满足了本县需求,还可供应周边地区。

  “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对4000亩鱼塘进行深挖,进行高密度养殖,每个精养鱼塘产量是普通鱼塘的4倍。”华源生态水产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年销售利润800余万元,主要销往呼和浩特、包头、临河、鄂尔多斯等地,“平罗鱼”已在内蒙古部分城市形成品牌影响力。

  可喜的是,该县积极优化配置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把渔业和种植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及渔业科普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打造观光休闲渔业,开展多种休闲农业推进活动,带动观赏鱼、渔家乐、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渔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渔业由单纯的生产型产业向生态型、旅游文化型产业延伸和拓展。

  平罗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该县积极培育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观光休闲渔业5家。通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集垂钓、休闲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延伸渔业产业链,提高渔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全县水产业已形成饲料生产、鱼苗繁育、延伸加工、整体营销为主的产业布局,上下游产业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

  平罗县加大对“适水”产业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对单位和个人建设“适水”产业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年繁育1500万尾以上的鱼种场也给予补助。同时将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等水产养殖机械购置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优先对“适水”产业基地开发者给予信贷扶持,加大“适水”产业开发力度。通过水产协会和生态水产业合作社,带动水产企业、经营大户走联合发展之路,提高水产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引导和鼓励各类水产企业和中介组织申报绿色水产品品牌,注册商标,扩大水产品外销量。

  在养殖水域环境、水产品、苗种、饲料、渔药等的检查监管方面,该县将全县50家规模养殖户(场)纳入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随机抽样档案管理,设置水体监测及鱼病测报点3个,监测面积达6200亩。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4家,养殖面积35493亩,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的34.1%;开展无公害水体环境治理2.3万亩,近三年累计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提升1.32万亩。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