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不好缘何卖得好——探秘烟台苹果“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作者:吕兵兵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别看不好看,但是价格高,而且卖得火。”春节临近,看着火爆的销售业绩,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朱桥镇由家村琅琊岭生态农场示范园的主人王景波笑起来就像个红苹果。

  每斤3.8元,客户争相上门,“不好看”的苹果为啥还能卖得好?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政为记者“解密”:“果园应用了现代矮砧集约栽培、自然生草、化学疏花疏果及免套袋等省力化栽培技术,苹果表面上看不如套袋的光鲜,但土壤肥沃,果实接受光照时间长,积累的营养多,含糖量更是接近20%,口感特别好。”

  “‘烟台苹果’是国内著名的果品品牌,但从来没有固步自封、沾沾自喜。”烟台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说,“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苹果产业核心竞争力,烟台继续深挖内功,推进实施了‘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引进改良品种、变革栽培方式、严格标准质量,为烟台苹果品牌建设‘持续加码’。”

  顺应市场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

  烟台苹果,可谓我国果品品牌领域的“龙头老大”。地处北纬37度的“最佳水果生产区域”,烟台苹果已有14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产业基础优、科技水平高、市场发育好、品牌响亮等优势。

  面积272万亩,产量481.3万吨,年出口量达65万吨,约占全国出口量的50%。烟台苹果已成为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果品品牌,连续九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近年来,我国苹果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不仅面积、产量大幅增加,洛川、灵宝、阿克苏等苹果品牌更是声名鹊起。在前不久举办的“烟台苹果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技术战略研讨暨新技术推介培训会”上,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韩明玉介绍,到2016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615万亩,总产量4380万吨,产业布局上“西移北扩”趋势明显,国内苹果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而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提质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果园综合经济效益。

  对此,烟台苹果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品质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烟台苹果要瞄准‘老果园面积比重大、栽培管理方式亟需变革、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果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继续深挖内功,推进提质增效,推进转型升级。”烟台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刘民晓说。

  用成套栽培技术实现提质增效

  在位于蓬莱市刘沟镇的鑫园工贸示范园,园区经理张世欣介绍:园区内普遍应用了矮砧密植、防雹网架、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机械割草与植保、物理和生物防控、化学疏花疏果、不套袋省力栽培等成套栽培技术。在5年生的果园里,可达到“亩产3000公斤、可溶性固形物18%以上、优质果率近90%”的生产效果,且每亩用工降至22个,比普通果园减少8个。

  近几年,山东省围绕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印发了《山东省果业振兴计划》和《实施方案》,先后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水果产业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对现代集约高效果园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重点推广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奎良介绍,为确保烟台苹果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近年来成套推广了增强果园设施化水平、土壤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控、省力化栽培等技术。

  用“可追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山东省商务厅、财政厅联合召开专家评估论证会,宣布烟台苹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顺利通过专家论证。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以苹果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追溯平台。目前,首批23家企业,包括流通、种植基地、电商平台等主体和流通业态已加入追溯平台。

  栖霞市农业局局长房学智介绍,此次纳入追溯系统的企业等生产主体,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4万亩,销售总量近60万吨,均占栖霞全市的四分之一。质量追溯体系的完善,必将助力栖霞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进而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记者走进济南市一家大型超市,在烟台苹果的专柜前,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生产主体、管理信息、流通信息、检测报告等。“相当于给苹果贴上了身份证。”烟台泉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泉说,“有了这个平台,就会倒逼我们企业从源头上抓起,推广标准化生产手段,来提升苹果质量,提升苹果品牌。”

  “一方面是正推,用成套栽培技术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是倒逼,用可追溯体系建设反推生产环节的标准化。”烟台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林建材说,“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烟台苹果只有这样深挖内功,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才能让‘烟台苹果’品牌越擦越亮。”

(实习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