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比武”示范插秧同步施肥

——全国首次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活动侧记

作者:杨梦帆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当前被农业农村部列为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进行机插秧的同时,可以将肥料一次性定量、定位、均匀、可靠地施在水稻秧苗侧下方,为当前水田过量施肥与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同时,还利于秧苗返青与早期分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为加快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构建绿色高效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和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首次组织开展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活动。

  机器现场演示涵盖 16个品牌

  “施肥深度4.5~5厘米,机器还配有整地机械……”“我们家的产品是国际首创不等距插秧机,并且创新了机插秧窄行侧深施肥新技术,改宽行窄行间施肥,肥料更靠近根系,有利于作物吸收……”日前,在创业农场“2018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内,来自16家农机企业的工作人员正逐一向100多名代表进行产品介绍。

  不过,机器的实际作业情况才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展示区域的对面是演示区域,16台加装侧深施肥设备的插秧机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大比武”做准备。

  记者看见,轨道式智能运苗机来来回回,为机器送来绿油油的秧苗,每台机器上的工作人员则在检查肥料箱,还时不时发动机器,察看机器的运行情况,恐怕因为疏忽而影响后面的比拼。代表们来到演示区域后,只听一声令下,16台机器逐渐驶离田边。它们行驶过的地方除了留下了一排排秧苗,每排秧苗附近还有一条条细细的线,这些细线就是肥料的“行驶”轨迹。此次参加“大比武”的这16台机器基本涵盖了当前国内外所有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机械的品牌,它们的集中“亮相”,让前来参观的代表大呼过瘾。

  水田里的比赛只能让人了解机器的速度和插秧的质量,肥料的施用情况却很难知晓。为此,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直接操作着自家的机器在石子路上进行了演示。“你看,肥料就被施在距离秧苗约3厘米左右的地方。如果离得太近,就容易烧苗;离得太远,营养会供应不上。在这进行演示,肥料和秧苗现在处在同一平面,但实际上肥料是被施在秧苗根部的侧下面,深度约在5厘米左右。”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工程师杨宏伟告诉记者。

  今年推广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面积达29.4万亩的创业农场,只是推广该项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实介绍,黑龙江省及垦区是从2012年开始探索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并开展试验示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全省加装侧深施肥设备的插秧机保有量近9000台(套),2018年作业面积将超450万亩。

  减肥又增产机械化施肥效果好

  在16台机器进行比拼时,除了机器的轰鸣声,还有代表的呐喊声,而站在记者身旁的种植户王庆忠全程都在安静地观看比赛。

  比赛结束后,他才和记者攀谈了起来。“我来自胜利农场,我们农场不少农户都开始使用这项技术了。今年我也定购了一台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机,想在家中800亩的水稻田里试一试,看看效果怎么样。”王庆忠补充说,这次演示活动还是经销商通知我的,他们让我过来看看我定的那台机器插秧、施肥效果怎么样,顺便了解一下如何操作。如果不太满意,还可以换别家产品。

  那么,这项技术好在哪呢?“以往,我都是使用扬肥机进行施肥作业,一亩地至少需要30~35公斤的肥料,多的时候达到40公斤,一季水稻得施上个三四次,而用上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机一次性就可以完成插秧、施肥作业,每亩地25公斤的肥料就够用了。”王庆忠认为,采用扬肥的方式,肥料不能被有效利用,秧苗也不能直接吸收;而采用机插秧侧深施肥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将肥料施到底部,既省了肥料,肥效又可以直接作用到秧苗,肥效时间也变长了,一亩地还可以增产几十斤。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方式,可保证水稻均匀、稳定的获取养分,实现水稻高产、稳产。”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机局局长秦泗君介绍,现阶段我国水稻生产施肥环节一直沿用人工或机械撒施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一般每亩施肥30公斤左右,肥料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水稻秧苗吸收肥料不一致,造成水稻长势、高矮、结穗大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

  现场的演示最为直观,也最能表明产品性能。“久富的这台机器马力有点小,不过我也能接受。它虽然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但是秧苗的直立性和取苗数还是让我挺满意的,而且机器行驶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施肥的现象。”看到了比赛结果,王庆忠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满意。

  “不过,每台机器上还要两三个人负责操作。”王庆忠说。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志甫打消了他的疑虑:“现在一台机器需要两三个人操作,如果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一个人也够用了。而且机器跑得还直,比人工作业效果还要好。”

  因地制宜选择机具加快示范推广力度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是落实国家“一控二减三基本”行动的体现。不过,在推广运用过程中,农民发现该项技术在机械使用及肥料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行业专家们又有哪些建议呢?日后如何更好地推广呢?

  “这项技术要在全国进行示范推广,有些技术关键点值得关注。”陈实介绍,土壤要有一定的耕深,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地块,要求耕深达15厘米以上;选用粒径为2~5毫米的侧深施肥专用肥料,含水率小于等于2%,要求手捏不碎、吸湿少、不粘、不结块;开始栽插时,要低速运行。侧深施肥机作业时要匀速前进,避免伤苗、缺株、倒苗;施肥量要在作业前按农艺要求做好调整,严防排肥口堵塞;每天作业完成后要清理肥料箱,第二天加入新肥料再作业。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毅建议,这项技术涉及环节比较多,包括秸秆处理、耕整地的情况、专用肥性状品质、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所以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化肥以及适宜的机具;目前单一功能的插秧机开始向复式作业发展,肥料箱也在变大,这些变化对机器动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行改进;现在已经有了专用肥料,但还要研究专用的排肥设备,以减少肥料的破碎性。

  “此次示范推广的16台机器,不一定在全国各地都适用。”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站站长刘恒新认为,下一步要在四方面发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联合栽培专家、土肥专家确定适宜的肥料品种、施肥量以及机械操作规程等,要把节肥作为重要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抓好示范推广,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了解机器、操作机器。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作用,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加装侧深施肥设备的插秧机开展作业,引导企业改进产品、完善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这项绿色农机化技术在更多的稻区、更大的面积应用。

(责任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