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料”变“肥料”:江苏淮安市淮阴区食用菌产业走出循环发展新路子

作者:姚倩 郭润华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清晨,几辆满载着“下脚料”的卡车驶出刘老庄乡闽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经过24—36小时的浸泡后,这些“下脚料”将成为新的“培养料”,在棉花庄镇工厂化草菇生产基地的种植厂房内二次上架,继续为草菇的栽培提供养分。刘老庄乡科协主席易倩带着记者认识食用菌生态循环产业链。

  循环再生利用:秸秆+废菌渣+有机肥

  “这些‘下脚料’原身都是麦草、玉米等秸秆,我们现在用的是种植杏鲍菇剩下的废料,可以直接用于种植草菇,草菇的肥料还可直接栽培双孢菇,栽培双孢菇后,剩下的废料会被卖给有机肥厂做有机肥料。肥厂再掺点稻壳、牛粪卖给老百姓作为肥料。” 基地的负责人祖兆亮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些“下脚料“的来源和用途,好似说绕口令一般,直把记者听了个晕头转向。

  原来,食用菌虽然产业附加价值高,群众增收效益明显,但产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效益和环境污染犹如一把“双刃剑”。刘老庄乡科协主席易倩告诉记者,闽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形成食用菌菌渣、废料、秸秆等达几万余吨,如果采取运输转移的方式处理,初步预计每年成本达几十万元。如果随意堆放菌渣和下脚料,将会导致农村污染严重、空气环境恶化。食用菌生产加工、秸秆综合利用、菌渣循环处理等问题都成了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现在好了,企业专门负责回收,每吨废料可以卖120多元,再也不用为处理菌渣这些事发愁了!”闽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成功实现菌渣、秸秆‘变废为宝’,既拉长了产业链,又成功解决了污染问题。”

  目前,“农作物秸秆——食用菌——加工食用菌产品——菌渣处理——有机肥料——农作物”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有效弥补了食用菌“下游”产业链空白。祖兆亮和王凯看着架子上一堆堆潮湿发黄的“废料”,眼睛里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先进种植方法:反季节+周年化+工厂化

  记者透过厂房的玻璃窗看到,菇床上已经长满了一朵朵灰白色的草菇,即将迎来它们的第一次丰收。祖兆亮指着一朵草菇告诉记者:“可别小看它,本小利大着呢。草菇含有16种氨基酸,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前只有夏天才能吃到新鲜的草菇。而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草菇了。草菇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30℃左右是最利于蘑菇生长的温度。除了温度要求外,湿度也必须达到90%以上。传统的种植模式只能在夏季种植,而我们基地采用的是新型的工厂化种植模式,恒温恒湿。”正是因为采用了工厂化种植模式,棉花庄镇工厂化草菇生产基地的草菇实现了周年化种植,一年可以达到12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可以采收3次。

  在菇房,记者看到用铝合金搭建的培育架一层一层叠加,高达6层,每层长度为33米、宽度为1.3米。祖兆亮告诉记者:“向空中发展是为了尽可能利用空间,做到利益最大化。”

  王凯说:“过去每平方米种植面积可出5斤草菇,采用了二次发酵、层架式栽培技术和周年化栽培模式后,传统的简易菇房摇身一变,升级为可控式空调菇房,每平方产量能达到10斤。每个菇房占地210m2,但生产面积能达到550m2,每个周期产量在2000公斤,每年的产量就能达到1500吨,同时一年可以采收30余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高峰期要招百余名工人,也解决了附近村民和相当一部分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的就业问题。”

  新型产业模式:公司+农场+扶贫户

  目前棉花庄镇工厂化草菇生产基地一期已流转土地128亩,建成荷兰式草菇房36座,同时还规划了1000m2的办公用房和生产用地。“将来肯定要开展深加工,还花了40多万为整个基地做了绿化,打算在林间草地做家禽养殖,既能除草,又能用粪便作为肥料,一举多得。” 祖兆亮告诉记者。

  “单纯的种蘑菇肯定行不通,我们不仅要做种植和深加工为一体的高效循环农业,也要发展多功能绿色休闲农业。”尽管5月初才开始投产,但祖兆亮已经在规划未来的前景,“同时我们也打算做服务。比如向公司和农户推广新型棚,提供技术服务和物料供应,这种模式不局限周边的公司加农户,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全国大文章。”

  作为致富带头人,祖兆亮表示,二期项目他计划建设扶贫产业基地,新增荷兰式草菇房44座,让没有足够财力建棚的农民,可通过租赁菇房实现致富,给周边菇农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将农户的风险降到最低。

  简单来说,企业提供物料和技术,农户种植蘑菇,即“公司作料+农户出菇”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分工合作,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产质量水平,大幅减低了用工量和劳动强度,有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企业在壮大的同时,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责任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