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院所深化改革

吴茂玉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济南果品研究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总社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立足新时代、敢于新担当、争取新作为,整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抓党支部建设突出提高党员政治意识、抓中层干部强化部门担当守责意识、抓典型榜样带动职工觉悟提高,努力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落实主体责任,两年来制修订党建、科研管理等77项规章制度,补齐了制度短板,完善了风险防控和责任落实机制。

  三是加强监督执纪,以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通过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年终述职考评问责等形式,警示干部职工不越“雷池”,不踩“红线”。2016年以来院纪委谈话提醒12次,书面函询5次,协助上级部门调查3次,党风政风得到明显好转,“三公经费”支出大幅度下降。

  四是以党支部为抓手,促进中心工作发展。党支部工作实行任务销号制度,各支部以部门为单位设立党小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解决了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

  二、强化责任担当,勇挑改革重担

  一是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僵化的岗位管理模式,实行事企分开。明晰岗位设置,分类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评价,实现全员月度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调整、薪酬直接挂钩。

  二是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育机制,组建跨部门创新团队,建立“产业绩效以部门为主体,科技绩效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的二元绩效评价体系,对科技成果转化按照收益的75%进行激励,使科研人员静心科研。

  三是深化产业运营机制改革。成立院属公司管理委员会,代表院对公司行使管理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院与公司资产共享机制。

  三、树立为农服务意识,打造创新示范新高地

  一是勇担果蔬采后科技创新国家队的使命。近几年获批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果蔬质检中心等4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12项,争取经费1700余万元。

  二是建成国内最大的果蔬采后技术示范基地。近几年投资1.5亿元,建成近30000平方米的章丘产业园,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果蔬采后技术示范基地,创新性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从小试到产业转化衔接的难题。

  三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研究院主动对接山东、四川、新疆等16个省级供销社,促进成果优先在系统内转化。在全国果蔬优势产区建立了40多个科技示范县,连续30年组织全国性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技术服务惠及汇源集团、北京首农集团、新疆建设兵团、易果生鲜等全国30多个省区的2600余家企业,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深入新疆、云南、江西等地开展科技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与郑交所合作制定苹果期货交易标准,促成全国第一个生鲜农产品苹果期货上市。

  四是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50多个国家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举办国际培训班,果蔬贮藏加工技术惠及14个“一带一路”国家;与国际果汁保护协会合作20年,建成中国苹果汁质量自控体系,使我国苹果浓缩汁出口量占全世界70%以上。

  四、增强院所科技支撑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作为

  依托新网工程项目,联合电商公司开展“五位一体”工作,推进农产品流通安全保障平台建设。

  一是冷链流通技术体系。依托总社冷链中心,着力解决农产品流通的“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瓶颈。

  二是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依托全国果品分技术委员会,构建涵盖流通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

  三是农产品检测体系。依托国家质检中心,建立满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监测体系。

  四是质量追溯体系。依托供销社OID注册中心,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助力供销品牌建设。

  五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体系。依托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示范中心,集中对农产品进行预冷、贮藏、初加工等处理,形成供销社统一品牌对接流通渠道,使小农户对接大流通,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